2023  .  42(5):    669-679    [摘要](8) |     [PDF](9)- 构造特征对重庆南川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张勇,李彦婧,潘兰,俞若水,张一陶
- 从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南川区块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分层和分区差异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特征,明确南川地区不同构造特征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地区在纵向上分为4个滑脱层系,造就了纵向上的4个变形层;②南川地区在横向上从东往西构造受力作用逐渐减弱,从冲断特征变为断展特征,最后变为滑脱特征;③南川地区主要构造特征形成于中燕山期及晚燕山期;④南川地区冲断构造带整体保存条件较差,不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断展构造带保存条件好, 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滑脱构造带整体保存条件好,但由于页岩地层埋深较深,工程工艺成本高,暂时不满足效益开发要求,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2023  .  42(5):    680-686
|     [摘要](8) |     [PDF](13)- 平庄盆地黑水地区氧化作用与铀成矿地质特征
- 董方升,彭虎,张成勇,王生文,张松,安永海
- 黑水地区位于平庄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为白垩系孙家湾组,目前在盆缘发现了较好的氧化带和工业铀矿化线索,但成矿作用方式和类型并不清楚,困扰着下一步勘查方向的选择。为深入研究目的层氧化作用和铀成矿地质特征,通过系统采集样品,进行镜下鉴定、主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指标、粘土矿物、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水地区含矿目的层砂岩成熟度较低,为近物源沉积;后生氧化作用较强且存在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目的层还原剂主要为黄铁矿,铀的富集方式主要为含铀含氧水不断渗入砂体,在层间氧化带前缘氧化还原过渡带富集成矿,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对铀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符合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 2023  .  42(5):    687-699
|     [摘要](11) |     [PDF](13)- 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特征及其含矿性
- 刘伟,殷勇,杨忠明,安乐,刘鑫
-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属中亚造山-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内侵入岩的成因及含矿性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本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在研究其地质特征、矿化赋存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其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初步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含矿性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一些基础参考。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序列由灰色细斑闪长玢岩、粗斑闪长玢岩、细-中粒闪长岩和灰白色黑云母石英闪长岩4个侵入期次组成。岩体岩石硅、镁、钾含量低而钠、铝、铁含量高;弱准铝质,为亚碱性系列岩石;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Y、Y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配分模式呈右倾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Ce、Eu弱负异常。该闪长岩序列侵入成岩时代为早石炭世末期,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属造山前I型科迪勒拉花岗岩,源岩成分可能来自岛弧型火山岩的部分重熔或同源岩浆演化。经对比研究,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内部各侵入期次Au、Ag、Cu、As、Pb等主要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且浓集程度不同,Cu、Au等成矿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反映出区内多金属成矿与该岩体上侵强烈的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该岩体具备形成斑岩型铜矿、热液型金矿的岩浆岩条件。
- 2023  .  42(5):    700-713
|     [摘要](12) |     [PDF](12)- 北山白头山铷矿赋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异演化过程及对铷成矿的约束
- 吴世保,雷如雄,吴昌志
- 白头山铷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是其重要的赋矿岩体,对于理解铷富集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为73.56%~75.60%)、富碱(Na2O+K2O为8.84%~10.39%)、富铝(Al2O3为14.41%~15.01%),低Mg、Fe、Ca、P和Ti的特征,铝饱和指数较高(A/CNK=0.98~1.14)。微量元素方面,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富集Rb、Th、U、Ta,相对亏损Ba、Sr、P、Ti,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Eu*为0.02~0.03)。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该花岗岩体系可能发生了云母、斜长石、锆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2.06×10-6~45.33×10-6),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TE1.3=1.28~1.31),结合特征性元素对(Zr/Hf、Nb/Ta、Y/Ho、K/Rb)发育的non-CHARAC(不受离子电荷半径控制)行为,反映其经历了强烈的分异演化与熔流体作用。高分异花岗岩的强烈分异演化和熔流体作用是白头山铷矿富集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锆石U-Pb测年显示,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26±3.8 Ma,结合前人资料,表明印支期是东天山—北山地区高分异花岗岩和伴生稀有金属形成的重要阶段,为研究区稀有金属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
- 2023  .  42(5):    714-729
|     [摘要](9) |     [PDF](13)- 青藏高原冰湖溃决灾害隐患识别、发育规律及危险性评价
- 汤明高,陈浩文,赵欢乐,杨威,邓文锋
- 青藏高原是全球冰湖溃决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冰湖溃决对人类及工程建设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以2015—2018年Landsat 8 OLI_TIRS等遥感影像及数据为基础,对青藏高原40000余条冰川10 km范围内且面积大于900 m2的冰湖进行了遥感解译,分析了冰湖分布与发育特征,建立了冰湖溃决隐患的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突变级数法(CPM)对隐患点进行了危险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发育冰湖16481处,海拔分布在5000~5500 m之间的冰湖占总量的43.69%;面积集中在100~500 km2之间的占总量的47.40%;行政分布上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有12664个,占总量的76.84%;流域上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有8321个,占总量的50.49%。②识别出冰湖灾害隐患点369个,其中低危险点126个,中危险点177个,高危险点66个。③冰湖溃决隐患点面积多为0.1~0.2 km2;海拔主要分布在5000~5500 m之间;与母冰川距离大多小于100 m;冰碛坝宽度一般小于300 m,背水坡坡度大多小于50°;冰湖溃决隐患点的母冰川冰舌端坡度分布在10°~20°之间;绝大多数冰湖溃决的方向朝向北方。
- 2023  .  42(5):    730-742
|     [摘要](7) |     [PDF](9)- 西部山区交通廊道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选线对策
- 袁东,张广泽,王栋,毛邦燕,游勇,柳金峰
- 青藏高原东部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影响,区域泥石流密度大,类型多样,暴发频繁。为研究交通廊道内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通过高分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室内颗分实验等手段,对研究区泥石流的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选线对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主要发育暴雨型泥石流和冰川型泥石流,具有泥石流分布广、种类多、规模大、灾害链长等特点,临近线路多为暴雨型泥石流;②研究区存在潜在泥石流沟勘察判识困难、灾害链防治设计难度大、高原施工环境恶劣等问题。③交通廊道选线应贯彻风险控制原则,采取减灾选线为主导,对物源估算难、潜在泥石流沟识别不清楚等地区应积极采用InSAR、LiDAR和无人机技术进行勘察,对复杂地质条件的泥石流沟应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针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结合其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
- 2023  .  42(5):    743-752
|     [摘要](7) |     [PDF](11)- 浙江治岭头地区玄武岩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刘汉仑,毛景文,段士刚,王梦琦,王英超,董泽宝
- 为加深对华南地区东部白垩纪构造演化及壳幔作用的认识,对浙江省治岭头地区发育的玄武岩进行了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分析。玄武岩呈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角闪石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年龄为101±1 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整体具有富碱、高K2O/Na2O、高K2O+Na2O值和高Al2O3含量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等)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Hf等),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具有微弱的正Eu异常,应属于钾玄岩系列。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Th/La、Th/Ce、Lu/Yb等值更接近于幔源岩浆的比值;(87Sr/86Sr)i=0.70729~0.71029, εNd(t)值及εHf(t)值范围分别为-19.7~-11.8和-9.7~-0.8,指示玄武岩源区具有EMⅠ富集地幔的特征,地壳物质亦有少量参与。结合华南地区晚中生代基性岩浆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随着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后撤作用,华南地区早白垩世为弧后扩张环境,由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交代地幔形成的EMⅠ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喷出地表形成了治岭头地区的玄武岩。
- 2023  .  42(5):    753-770
|     [摘要](7) |     [PDF](12)- 伊犁地块北缘早石炭世阿拉斯坦闪长岩成因及其对北天山洋俯冲过程的启示
- 王盟,裴先治,张进江,陈有炘,赵少伟,张波,曹明
- 伊犁地块北缘存在大量石炭纪岩浆岩,但对早石炭世中晚期(340~320 Ma)的岩浆岩鲜有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该阶段区域构造演化的认识。为探讨伊伊犁地块北缘早石炭世的大地构造背景,对伊犁地块北缘阿拉斯坦河流域新发现的早石炭世中期闪长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阿拉斯坦闪长岩岩体中发育微粒闪长质包体,两者在多组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双变量图解中均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表明其不同的成因和起源。两种岩石均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具有俯冲带岩石的地球化学信息。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伊犁地块北缘在早石炭世中晚期之后整体处于伸展背景,可能与北天山洋的俯冲板片回转或后撤相关。
- 2023  .  42(5):    771-787
|     [摘要](9) |     [PDF](13)- 西藏拉萨地块盐湖复式岩基中花岗斑岩的成因及其对班-怒洋闭合时限的制约
- 史仲明,李宝龙,彭勃,朱德全,范海滨
- 花岗质岩浆作用是大陆地壳演化、爆发式火山活动、稀有金属成矿等的关键过程。位于拉萨地块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盐湖复式岩基,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藏革吉县盐湖复式岩基中的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盐湖复式岩基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3.8±0.8 Ma(MSWD=3.0,n=25),侵位于早白垩世晚期。盐湖复式岩基花岗斑岩铝饱和指数(A/CNK)为1.05~1.08,显示弱过铝质特征,具有高K2O、Na2O含量,低Mg#值(12.43~22.36)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盐湖复式岩基花岗斑岩富集K,亏损Ba、Nb、P、Zr、Ti,具有强的负Eu异常(δEu=0.20~0.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较陡、重稀土元素较平坦的右倾型,ΣREE=81.33×10-6~121.61×10-6,LREE/HREE=5.75~6.74,具有较高的Y(20.14×10-6~24.38×10-6,>18×10-6)和Yb(2.11×10-6~2.62×10-6,>1.9×10-6)、较低的Sr/Y值(4.05~6.54,<20),La/Yb=6.79~8.94,Rb/Sr=0.50~1.12。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为812~823℃,估算岩浆熔体形成深度为34~40 km,揭示盐湖复式岩基中花岗斑岩是玄武质下地壳于北拉萨地块与南羌塘地块碰撞阶段高温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属于板片断离事件引起基性下地壳重熔,形成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
- 2023  .  42(5):    788-801
|     [摘要](8) |     [PDF](12)- 北大别山仙桥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成矿构造背景
- 骆亚南,许栋,余少华,莘丰培,冼源宏,罗帅
- 东秦岭-北大别山构造-岩浆演化是热点研究问题,关于该带火山岩喷发时限存在较大的争议,其岩石成因和成岩构造环境尚不清楚。对北大别山西段仙桥膨润土矿床英安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仙桥酸性火山岩具有高钾(3.96%~5.01%)、富碱(K2O+Na2O介于7.97%~8.96%之间)、弱过铝质(A/CNK为1.0~1.15)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不明显,Nb、Ta亏损明显,且具有高Nb/Ta、(La/Yb)N、Sr/Y值,表现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得,仙桥成矿岩石英安岩喷发年龄为133±1 Ma,与邻区双桥膨润土、皇城山银矿床陈棚组火山岩的年龄一致。研究认为,仙桥火山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由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产生于中生代后碰撞构造环境,在133 Ma左右,北大别山仙桥地区还未发生大规模的拆沉减薄的岩浆活动。
- 2023  .  42(5):    802-812
|     [摘要](11) |     [PDF](16)- 山东旧店金矿床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及对招平断裂带南段岩浆活动规律的约束
- 牛警徽,田福泉,邱敦方,许道学,范德江,张永林,崔青岐,张鹏,宋子崇,王海红,吴明刚,钟世华
- 山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招平断裂带南段,是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的中型金矿床。矿区内花岗岩类十分发育,类型多样,但是对这些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一直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对该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对该矿床4号、6号和12号矿脉出露的花岗质片麻岩、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质片麻岩年龄为709.1±4.1 Ma(6号脉),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64.1±1.9 Ma(4号脉),黑云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57.5±1.1 Ma(4号脉)和145.2±1.5 Ma(6号脉),花岗质伟晶岩年龄为146.5±0.7 Ma(12号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旧店金矿床存在新元古代、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期岩浆活动,其中晚侏罗世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岩石圈由挤压向伸展转变阶段,均为S型花岗岩,它们既是该矿床的赋矿岩体,同时可能也是成矿母岩。
- 2023  .  42(5):    813-827
|     [摘要](8) |     [PDF](13)- 赣杭铀成矿带马荃盆地安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祝东,刘帅,巫建华,杨东光,黄美化,马树松
- 赣杭铀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拼接部位, 马荃盆地是该带中段的一个产铀火山盆地, 铀矿体赋存在安山岩中。但其岩石类型、岩石系列归属存在一定争议, 且缺少较精确的岩石年龄。以马荃盆地内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 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7.1±1.1 Ma(n=15, MSWD=1.5), 为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马荃盆地中性火山岩呈块状构造, 斑状结构, 以斜长石斑晶为主, 并发育少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斑晶, 具有富碱、高钾、低铁、贫钛特征, 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 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地球化学特征, 应为安山岩, 属于典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安山岩(87Sr/86Sr)i=0.70855~0.70882, εNd(t)=-9.77~-7.02, (206Pb/204Pb)i=18.17~18.27, (207Pb/204Pb)i=15.56~15.62, (208Pb/204Pb)i=38.43~38.61, (87Sr/86Sr)i-(206Pb/204Pb)i和(143Nd/144Nd)i-(206Pb/204Pb)i及(143Nd/144Nd)i -(87Sr/86Sr)i图解指示, 马荃盆地安山岩源区具有EM Ⅱ型富集地幔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指示, 马荃盆地安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综合研究表明, 马荃盆地安山岩是在早白垩世早期拉张构造背景下, 由地幔流体交代形成的EM Ⅱ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喷出地表的产物。
- 2023  .  42(5):    828-845
|     [摘要](11) |     [PDF](12)- 结合BERT与BiGRU-Attention-CRF模型的地质命名实体识别
- 谢雪景,谢忠,马凯,陈建国,邱芹军,李虎,潘声勇,陶留锋
- 从地质文本中提取地质命名实体, 对地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定义了地质命名实体的概念并制订了标注规范, 设计了地质实体对象化表达模型。地质文本存在大量长实体、复杂嵌套实体, 增加了地质命名实体识别的挑战性。针对上述问题, ①引入BERT模型生成顾及上下文信息的高质量词向量表征; ②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条件随机场(BiGRU-Attention-CRF)对前一层输出的语义编码进行序列标注与解码。通过与主流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 该模型的F1值为84.02%, 均比其他模型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能在小规模地质语料库上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 2023  .  42(5):    846-855
|     [摘要](8) |     [PDF](11)
ISSN 1671-2552 CN 11-4648/P
期刊检索
在线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