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张进江

张进江. 2007: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地质通报, 26(6): 639-649.
引用本文: 张进江. 2007: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地质通报, 26(6): 639-649.
ZHANG Jin-jiang. 2007: A review on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6(6): 639-649.
Citation: ZHANG Jin-jiang. 2007: A review on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6(6): 639-649.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编号:20002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15)成果.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张波、郭磊先生等的支持,在此特致谢意.

A review on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 摘要: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发生于65Ma左右,造山作用则开始于中新世初期,该造山运动形成南喜马拉雅的逆冲推覆体系,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然而,与造山作用的同时,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却经历了广泛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包括:①北喜马拉雅地区,开始于24Ma左右的藏南拆离系(STDS);②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开始于14Ma左右的南北向裂谷:③北喜马拉雅穹隆带,形成时间大致与南北向裂谷相同;④广布于青藏高原、开始于中新世末期、随机分布的高角度正断层。上述不同阶段的伸展构造形成于不同机制,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地质作用。其中,北喜马拉雅穹隆是一种特殊的伸展构造,并可能形成于多种机制。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03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19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12-14
  • 修回日期:  2007-04-0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