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化石新发现

丁海生, 雷聪聪, 闫振军, 王文宝, 李卫星, 马军, 薄海军, 李成元, 王振义

丁海生, 雷聪聪, 闫振军, 王文宝, 李卫星, 马军, 薄海军, 李成元, 王振义. 2023: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化石新发现. 地质通报, 42(9): 1571-1580.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9.012
引用本文: 丁海生, 雷聪聪, 闫振军, 王文宝, 李卫星, 马军, 薄海军, 李成元, 王振义. 2023: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化石新发现. 地质通报, 42(9): 1571-1580.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9.012
DING Haisheng, LEI Congcong, YAN Zhenjun, WANG Wenbao, LI Weixing, MA Jun, BO Haijun, LI Chengyuan, WANG Zhenyi. 2023: New discovery of fossils from Lower Cretaceous Bayingebi Formation in the Yagan area of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2(9): 1571-1580.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9.012
Citation: DING Haisheng, LEI Congcong, YAN Zhenjun, WANG Wenbao, LI Weixing, MA Jun, BO Haijun, LI Chengyuan, WANG Zhenyi. 2023: New discovery of fossils from Lower Cretaceous Bayingebi Formation in the Yagan area of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2(9): 1571-1580.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9.012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化石新发现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辉森乌拉等3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DD20230252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克克桃勒盖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 DD20208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丁海生(1989-), 男, 工程师, 从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面研究。E-mail: 386102609@qq.com

    通讯作者:

    雷聪聪(1990-), 男, 工程师, 从事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研究。E-mail: 742934975@qq.com

  • 中图分类号: P534.53;Q91

New discovery of fossils from Lower Cretaceous Bayingebi Formation in the Yagan area of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 摘要:

    在内蒙古银额盆地西北部洪果尔吉乌拉山间盆地内首次发现早白垩世叶肢介化石1属2种,包括:Diestheria yixianensis Chen,Diestheria longinqua Chen,植物化石5个属(种)Podozamites sp.,Equisetites sp.,Baiera sp.,Nilssonia sp.,Czekanowskia sp.。上述叶肢介化石均为热河生物群重要分子,植物化石也是中生代晚三叠世—晚白垩世的常见分子,确定这套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划归巴音戈壁组。上述化石的发现,丰富了银额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内容,为盆地内早白垩世地层对比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Abstract:

    This study reports the discover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conchostracan fossils and plant fossils in the Hongguoerjiwula intermontane basin, northwest of Yingen-Ejina Basin.The conchostracan fossils were founded belong to 1 genus and 2 species named Diestheria yixianensis Chen and Diestheria longinqua Chen.Five genus(species) plant fossils were founded include: Podozamites sp., Equisetites sp., Baiera sp., Nilssonia sp., Czekanowskia sp..The conchostracan fossils mentioned above are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Jehol biota, and the plant fossils are also common components in Mesozoic strata during Late Triassic to Late Cretaceous.Bi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era of the strata is Early Cretaceous and incorporated into Bayingebi Fromation.The discovery of these fossils, enrich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Mesozoic biostratigraphy in Yingen-Ejina Basin, provides the latest reference for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in the basin.

  • 山区城镇地质环境容量有限,随着山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与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张,“向山发展、向沟发展”成为山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削山造地、开挖坡脚势必诱发大量地质灾害[1],不仅威胁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严重阻碍城镇化建设与发展。针对吕梁山区城镇边坡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边坡风险分级问题,继而基于边坡的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因此,山区城镇边坡风险分级问题成为吕梁山区城镇化过程中亟待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边坡风险分级是基于城镇边坡单元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多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性风险评价。边坡分级系统的概念最早由Pierson等[2]提出,将地质条件、危岩体规模、灾害历史、降雨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开展公路边坡落石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3-5]开展了公路边坡岩崩识别与分级系统研究,基于公路、铁路特点,建立并改进了边坡分级系统;2005年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国际滑坡风险管理会议”提出了在土地利用方面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6]。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理念,Mölk等[7]针对土地利用的边坡开展了岩崩风险分级研究。相对于公路、铁路等线状工程开展的边坡分级研究,基于城镇的边坡风险分级研究则较少。香港曾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开展了定性的土质边坡分级研究与定量的边坡风险分级研究[8]。在以上边坡风险分级研究的基础上,随着山区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城镇斜坡或边坡为单元的边坡风险分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唐亚明等[9]开展了城镇边坡风险分级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半定量黄土边坡风险分级系统;易靖松等[10]基于城镇斜坡单元,开展了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评价。本文以吕梁山区吉县城区为研究区,开展吕梁山区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研究。结合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孕灾条件分析,优化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系统评分指标;基于数理统计学方法,依据统计趋势线的自然拐点法,对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进行改进与厘定,建立城镇边坡风险分级表,并确定吉县城区边坡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探索吕梁山区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方法与技术,为吕梁山区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与防控、土地利用规划及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吉县位于山西吕梁山区的南部黄土地区(图 1),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县城属于黄土梁塬型河谷地貌,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城区地质环境容量有限,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区范围不断向清水河两侧的黄土支沟拓展,切坡、开挖等工程活动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尤其是黄土崩塌灾害及隐患尤为突出(图 2)。吉县城区共发育地质灾害37处,其中,黄土崩塌33处,黄土滑坡4处,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  1  研究区地理位置
    Figure  1.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图  2  吉县城区公路边坡滑塌(a)和土窑边坡崩塌(b)
    Figure  2.  Collapses of highway slope(a) and cave-dwelling slope(b) in urban area of Jixian

    吉县城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3℃,每年一般于11月开始封冻,解冻始于次年3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0.82 m,昼夜温差变化与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斜坡土体强度不断降低,是区内春季解冻期黄土崩塌、滑塌灾害频发的主要诱发因素。城区年降水量为560~580 mm,降雨时间集中,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9月,秋季以连阴雨为主,集中降雨与长历时降雨的特征是区内汛期崩塌、滑坡灾害高发的主要因素。

    吉县城区位于清水河河谷区,整体地形平缓,但城区南北两侧与黄土梁塬、黄土斜坡相接,受人类开挖、切坡修路、建房等工程活动影响,形成大量高陡边坡崩塌隐患。吉县主城区位于河谷阶地之上,全新统冲洪积层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城区南北两侧为黄土斜坡,表部为上更新统黄土披覆,斜坡主体为中更新统黄土,沿清水河河谷及公路两侧零星出露中生界三叠系中统延长组(T2y)与二马营组(T2e)及下统和尚沟组(T1h)与刘家沟组(T1l),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N1b)等(图 3)。

    图  3  黄土斜坡(a)和黄土-基岩斜坡(b)剖面
    Figure  3.  Profile of the loess slope(a) and loess-bedrock slope(b)

    城区边坡风险分级系统包括边坡危险性分级与危害性分级,评分指标亦分为危险性评分指标与危害性评分指标。评分指标是根据研究区边坡地质灾害及隐患的特征、类型与孕灾条件、承灾体类型等因素确定的评价指标因子,不同研究区应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孕灾条件、承灾体等,制定的符合实际城镇边坡的风险评价指标因子。

    在前人研究[9-10]的基础上,考虑山区城镇尺度地貌单元、地质构造、降雨条件等具有共性地质背景的条件下,结合吉县城区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以及主控诱发因素、承灾体类型、特征等,认为吉县城区边坡危险性评分指标包括边坡的几何特征、灾害潜在破坏类型与强度、灾害发育的主控诱发因素等,具体包括边坡的地形条件、边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特性、地表水与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历史灾害、变形迹象、潜在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强度等9项、21个指标;危害性评分指标包括受城镇边坡地质灾害及隐患威胁的承灾体类型、数量、财产的价值、承灾体的易损性等,具体包括6项、15个指标。

    评分指标权重可以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及对评分结果的贡献程度。评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有熵权法[11]、模糊数学法[12-13]、层次分析法[14-15]等。层次分析法因兼具定性经验判断与定量计算的优势[16],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应用广泛。前人[14, 17]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合成权重计算、一致性检验等步骤得到危险性与危害性评分指标的权重。因前人对获取评分指标权重的方法、步骤有详细的阐述,本文不再对指标合成权重的获取过程与一致性检验进行详细阐述。利用该方法、步骤,可得到吉县城区边坡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危险性指标合成权重,WHi=(0.03, 0.06, 0.02;0.01, 0.03;0.02, 0.07;0.03, 0.08;0.06;0.02, 0.04;0.06, 0.03, 0.02;0.06, 0.13;0.03, 0.05, 0.10, 0.05)(表 1)。同理,可得到吉县城区边坡危害性评分指标合成权重,WCi=(0.128, 0.256;0.074, 0.074;0.025, 0.012, 0.005, 0.002;0.039, 0.008, 0.023, 0.013;0.03;0.206, 0.103)。

    表  1  危险性指标合成权重
    Table  1.  Integrated weights of hazards factors
    WH12 WH22 WH32 WH42 WH52 WH62 WH72 WH82 WH92 合成权重
    0.103 0.045 0.097 0.113 0.060 0.060 0.103 0.193 0.226
    WH13 0.273 0.03
    WH23 0.545 0.06
    WH33 0.182 0.02
    WH43 0.333 0.01
    WH53 0.667 0.03
    WH63 0.250 0.02
    WH73 0.750 0.07
    WH83 0.250 0.03
    WH93 0.750 0.08
    WH103 1.0 0.06
    WH103 0.333 0.02
    WH123 0.667 0.04
    WH133 0.545 0.06
    WH143 0.273 0.03
    WH153 0.182 0.02
    WH163 0.333 0.06
    WH173 0.667 0.13
    WH183 0.112 0.03
    WH193 0.222 0.05
    WH203 0.444 0.10
    WH213 0.222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孕灾背景条件、潜在灾害类型与强度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评分标准的划分方法[9],依据评价指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贡献程度,吉县城区边坡危险性评分标准划分为5档,即1分、3分、5分、7分及10分(满分10分)5档分值(表 2)。单个指标的评分分值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可得到该项指标的评分,各指标评分累加可得到边坡单元的危险性评分。危害性评分标准则是基于承灾体的类型与数量、承灾体的易损程度等评价指标对危害性的贡献程度,也划分为5个档次,即1分、3分、5分、7分及10分(满分10分)5档分值(表 3)。危害性的单项评价指标分值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可得到该项指标的评分,并累加得到边坡单元的危害性评分。该风险评价方法相比常用的R=H*V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更全面、客观,基于研究区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建立了风险分级表,进而确定研究区边坡的风险,评价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也更具合理性。

    表  2  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危险性评分
    Table  2.  Grading table for hazards of risk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own slope in Jixian
    指标类别评价指标权重评分标准
    1分3分5分7分10分
    边坡地形特征 坡高/m 0.03 < 10 10≤h < 20 20≤h < 30 30≤h < 50 ≥50
    坡度/° 0.06 < 25 25≤α < 30 30≤α < 45 45≤α < 60 ≥60
    坡型 0.02 凹-阶型 阶梯型 凹型 直线型 凸型
    边坡结构类型 岩性组合 0.01 基岩型 黄土+基岩型 黄土型 黄土+冲洪积层型 黄土+红粘土型
    接触面倾向 0.03 反向坡 横向坡 斜倾坡 顺向坡-大于坡角 顺向坡-缓于坡角
    土体特征 密实度 0.02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素填土 碎石土
    节理类型 0.07 无节理 垂直节理 构造节理 风化节理 卸荷节理
    基岩特征 岩体结构类型 0.03 完整结构 断续结构 板裂结构、块裂结构 碎裂结构 散体结构
    风化程度 0.08 未风化 微风化 弱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地表水 河水侧蚀 0.06 无影响 微弱 较强烈 强烈
    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 0.02 无地下水 基岩裂隙水 黄土孔隙上层滞水 黄土+基岩裂隙孔隙水 黄土孔隙水
    溢出量 0.04 无溢出 流量微弱 流量小 流量较大 流量大
    人类工程活动 削坡措施 0.06 完全合理 合理 基本合理 合理性差 不合理
    排水措施 0.03 完全专业 专业 基本专业 简易 无排水
    支挡措施 0.02 完全专业 专业 基本专业 简易 无支挡
    失稳证据 历史发生频次 0.06 很少发生 有发生 较经常 经常发生
    现今变形迹象 0.13 不明显 较明显 明显 出现破坏
    潜在灾害类型与强度 破坏类型 0.03 剥落 坠石或塌土 倾倒崩塌 滑塌 滑动
    运动速度 0.05 很慢 慢速 中速 快速 极快
    灾害规模 0.10 V≤10 m3 10 < V≤100 m3 100<V≤1000 m3 1000<V≤10000 m3 V>10000 m3
    运动距离 0.05 无影响 延伸角外 延伸角内 塌落角与延伸角相邻区 塌落角内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危害性评分系统
    Table  3.  Grading table for consequence of risk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own slope in Jixian
    指标类别 评价指标 权重 评分标准
    1分 3分 5分 7分 10分
    固定人员 住宅人员 0.128 1~5人 6~10人 11~50人 51~100人 > 100人
    办公生产人员 0.256 1~10人 50~11人 51~100人 101~200人 大于200人
    交通人员 行人流量 0.074 ≤1人/min 2~5人/min 6~10人/min 10~15人/min > 15人/min
    乘客流量 0.074 ≤1辆/min 2~5辆/min 6~10辆/min 10~15辆/min > 15辆/min
    建筑设施 高层 0.025 1~2栋 3~5栋 6~8栋 9~10栋 > 10栋
    多层 0.012 1~2栋 3~5栋 6~8栋 9~10栋 > 10栋
    普通民房、砖窑 0.005 1~2户 3~5户 6~10户 11~20户 > 20户
    简易民房、土窑 0.002 1~2户 3~5户 6~10户 11~20户 > 20户
    线路设施 高速公路 0.039 0~10 m 11~20 m 21~50 m 51~100 m > 100 m
    等级公路 0.008 0~10 m 11~20 m 21~50 m 51~100 m > 100 m
    铁路 0.023 0~10 m 11~20 m 21~50 m 51~100 m > 100 m
    管线 0.013 0~10 m 11~20 m 21~50 m 51~100 m > 100 m
    其他承灾体/万元 0.030 ≤50 50~100 100~300 300~500 > 500
    易损性 人员 0.206 0~0.2 0.2~0.4 0.4~0.6 0.6~0.8 0.8~1.0
    财产 0.103 0~0.2 0.2~0.4 0.4~0.6 0.6~0.8 0.8~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边坡风险调查首先是对城镇边坡单元进行划分,依据划分的边坡单元,采用边坡风险分级表进行风险调查与评分。边坡单元的划分基于DEM数据,利用ArcGIS水文学方法实现边坡单元的自动划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区边坡的自然形态,即坡顶以斜坡顶部的山脊线或坡折线为界,以冲沟或山梁作为斜坡单元的两侧天然分界线,结合斜坡的结构类型、坡向等因素对自动划分的单元进行人工修正,最终得到斜坡单元面数据集。吉县城区边坡单元总面积约5.9 km2,划分为135个边坡单元(图 4),平均边坡单元面积4.37×104m2。在此基础上,依据设计的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调查表格逐坡逐段开展城区边坡风险调查,填表人依据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调查要素指标逐一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并给出各项指标的评分,得到边坡单元的危险性与危害性评分结果。

    图  4  吉县城区边坡单元划分
    Figure  4.  Unit partition of slopes in urban area of Jixian

    城区边坡风险分级是在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的基础上,建立城镇边坡风险分级表,并据该表判定边坡的风险级别。关于边坡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有学者[9]按照边坡单元数的百分比作为划分标准,也有学者[10]依据边坡单元评分的自然间断法进行级别标准的划分,划分标准均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客观地反映边坡的危险性、危害性及风险级别。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进行了改进、优化。基于数理统计学理论[18],分别进行城区边坡单元危险性与危害性评分排序,依据统计趋势线的自然拐点对应的得分作为划分危险性与危害性级别的标准,并对拐点对应的边坡单元危险性与危害性进行核查,确保分级标准符合城镇边坡的实际情况,并将危险性与危害性分别划分为高、中、低、很低4个等级。根据危险性与危害性评分分布的趋势线自然拐点(图 5图 6),结合对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实地核查,确定危险性评分在6.04及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为高危险,评分在4.49~6.04之间的为中危险,评分在3.38~4.49之间为低危险,评分低于3.38的为危险性很低;确定危害性评分为2.284及以上的为高危害性,在1.109~2.284之间的为中危害性,在0.954~1.109之间的为低危害,0.954以下的为危害性很低。依据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评分标准,判定吉县城区高危险边坡16处,中危险边坡78处,低危险边坡38处,很低危险边坡3处(图 7);吉县城区高危害边坡17处,中危害边坡82处,低危害边坡27处,很低危害边坡9处(图 8)。

    图  5  吉县城区及新区边坡危险性评分趋势图
    Figure  5.  Tendency chart of geohazards hazard scores of slopes in urban area and new urban area of Jixian
    图  6  吉县城区及新区边坡危害性评分趋势图
    Figure  6.  Tendency chart of geohazards consequence scores of slopes in urban area and new urban area of Jixian
    图  7  吉县城区边坡危险性分布图
    Figure  7.  Distribution of slope hazard in urban area of Jixian
    图  8  吉县城区边坡危害性分布图
    Figure  8.  Distribution of slope consequence in urban area of Jixian

    依据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建立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表(表 4)。依据该表,判定吉县城区边坡的风险,即高风险边坡22处,中风险84处,低风险21处,风险很低8处(图 9)。同时,依据城区边坡风险分级结果,对城区边坡的风险进行了核验。经核验,采用该城镇边坡风险分级系统进行城区边坡风险评价的结果基本符合吉县城区边坡的实际情况。

    表  4  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级
    Table  4.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slopes in urban area of JixianCounty
    危害性 危险性
    高危险
    (6.04≤H≤10)
    中危险
    (4.49≤H<6.04)
    低危险
    (3.38≤H<4.49)
    很低危险
    (H<3.38)
    高危害
    (2.284≤C≤10)
    高风险
    (H级)
    高风险
    (H级)
    中风险
    (M级)
    低风险
    (L级)
    中危害
    (1.109≤C<2.284)
    高风险
    (H级)
    中风险
    (M级)
    中风险
    (M级)
    低风险
    (L级)
    低危害
    (0.954≤C<1.109)
    中风险
    (M级)
    中风险
    (M级)
    低风险
    (L级)
    很低风险
    (HL级)
    很低危害
    (C<0.954)
    低风险
    (L级)
    低风险
    (L级)
    很低风险
    (HL级)
    很低风险
    (HL级)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9  吉县城区边坡风险分布图
    Figure  9.  Distribution of slope risk in urban area of Jixian

    (1) 基于数理统计学理论,依据统计趋势线的自然拐点法对城镇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进行了改进与厘定,并将危险性与危害性分别划分为高、中、低、很低4个等级。

    (2) 依据边坡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吉县城区高危险边坡16处,中危险边坡78处,低危险边坡38处,很低危险边坡3处;吉县城区高危害边坡17处,中危害边坡82处,低危害边坡27处,很低危害边坡9处。

    (3) 根据边坡的危险性与危害性分级标准,建立了边坡风险分级表,判定吉县城区高风险边坡22处,中风险边坡84处,低风险21处,风险很低8处。高风险边坡建议采取搬迁避让,辅以工程治理措施;中风险边坡以工程治理措施为主,加强绿化与排水,有必要可采取避让搬迁;低风险边坡与风险很低边坡建议定期巡查,规范工程活动,加强地质灾害知识教育与宣传。

    致谢: 感谢参加野外剖面测制、化石采集工作的所有同事,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鞠文信高级工程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审稿专家为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 图  1   研究区地质简图

    Figure  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study area

    图  2   内蒙古额济纳旗望湖山南西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K1by)实测剖面图(PM15)

    C1-2b—石炭系白山组;γδP1—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

    Figure  2.   Profile of Lower Cretaceous Bayingebi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 of Wanghushan of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图  3   内蒙古额济纳旗苏海乌素北西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K1by)实测剖面图(PM16)

    hγT3—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QhPal—全新统冲洪积物

    Figure  3.   Profile of Lower Cretaceous Bayingebi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Suhaiwusu of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图  4   研究区周边巴音戈壁组地层柱状对比图

    Figure  4.   Stratigraphic columnar correlation of Bayingebi Formation around the study area

    图版Ⅰ  

    1~3.Diestheria yixianensis Chen;4.Diestheria longinqua Chen;5~7、10.Podozamites sp.;8.Equisetites sp.;9.Baiera sp.;11~12.Nilssonia sp.;13.Czekanowskia sp.(图版中比例尺为5 mm,本文所述化石均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鉴定)

    图版Ⅰ.  

    表  1   阿拉善北缘及周边下白垩统划分对比

    Table  1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Lower Cretaceou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Alx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下载: 导出CSV
  • Chen P J, Li G, Batten D J. Evolution migration and radiation of late Mesozoic conchostracans in East Asia[J]. Geological Journal, 2007, 42: 391-413. doi: 10.1002/gj.1064

    Li Y L, Teng X, Matsuoka A, et al. SEM morphological study of clam shrimp Diestheria(spinicaudatan)of the Jehol Biota of China[J]. Science Report of Niigata University (Geology), 2017, 32: 15-23.

    Zhu R X, Pan Y X, He H Y, et al. Palaeomagnetism and 40Ar/39Ar age from a Cretaceous volcanic sequence, Inner Mongoli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vari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normal superchron[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008, 169: 59-75. doi: 10.1016/j.pepi.2008.07.025

    薄海军, 白宇明, 李成元, 等. 内蒙古自治区呼仍巴斯克等4幅1: 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R]. 呼和浩特武警黄金第二支队, 2019: 44-48.
    陈丕基, 沈炎彬. 苏浙皖中生代后期叶肢介化石[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1-117.
    陈丕基. 辽西义县组的叶肢介化石[J]. Palaeoworld, 1999, 11: 114-12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QYD200806006.htm
    陈志鹏, 任战利, 祁凯, 等. 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早白垩世巴音戈壁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 2019, 93(2): 353-36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902005.htm
    邓胜徽. 内蒙古霍林河盆地早白至世植物化石[J]. 现代地质, 1991, 5(2): 146-15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DZ199102002.htm
    邓胜徽. 内蒙古平庄-元宝山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地层时代[J]. 现代地质, 1998, 12(6): 168-1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DZ802.002.htm
    邓胜徽, 卢远征. 甘肃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质学报, 2008, 82)(1): 104-1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0801016.htm
    付国斌, 李罡, 任玉光, 等. 内蒙古呼伦陶勒盖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叶肢介化石[J]. 古生物学报, 2007, 46(2): 244-2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SWX200702010.htm
    郭彦如, 刘全新, 樊太亮, 等. 查干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框架中的含油气系统[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3: 11-14.
    旷红伟, 柳永清, 刘燕学, 等. 兴蒙造山区及邻区早白垩世盆地岩石地层格架与沉积古地理演化[J]. 地质通报, 2013, 32(7): 1063-1084.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711&flag=1
    刘兴国, 曹景轩, 何显洲, 等. 银根幅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0: 12-24.
    柳蓉, 闫旭, 刘招君, 等. 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含油页岩岩系孢粉化石特征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2): 341-35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DZ202002004.htm
    李文国, 李庆国, 江万德, 等. 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264-266.
    彭维松, 王启飞, 薛铎, 等. 内蒙古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轮藻化石[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3, 20(4): 365-37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GT200304004.htm
    刘子进, 沈光隆. 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 陕甘宁分册(三)[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 1-181.
    李星学, 蔡重阳, 孙革, 等. 中国地质时期植物群[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395-416.
    马其鸿, 林启彬, 叶春辉, 等. 甘肃酒泉盆地西部新民堡群的划分和对比[J]. 地层学杂志, 1984, 4: 255-2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CXZ198404001.htm
    牛绍武, 田树刚. 辽西义县组叶肢介化石在冀北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中的系统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 2008, 27(6): 753-768.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604&flag=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 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 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内蒙古分册(二)中、新生代部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76: 198-200.
    潘桂棠, 肖庆辉. 中国大地构造图说明书(1: 2 500 000)[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5: 1-189.
    沈炎彬. 叶肢介化石在河西走廊赤金堡组、新民堡群的分布[J]. 古生物学报, 1981, 20(3): 266-2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SWX198103011.htm
    史冀忠, 崔海峰, 许伟, 等. 银额盆地巴隆乌拉白垩系巴音戈壁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模式[J]. 地质通报, 2022, 41(8): 1430-1444.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20810&flag=1
    田健, 段霄龙, 程先钰. 北山造山带中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侵入岩源区特征及其反映的陆壳增生机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 43(3): 207-2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HWJ202003001.htm
    卫平生, 姚清洲, 吴时国.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0(2): 17-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ASY200502004.htm
    王士政, 曹景轩, 何显洲, 等. 哈日奥日布格幅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2: 66-72.
    王鑫甫, 薛铎, 袁淑.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盆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9, 16(1): 76-8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GT901.007.htm
    吴仁贵, 周万蓬, 刘平华, 等. 关于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的讨论[J]. 地层学杂志, 2009, 33(1): 87-9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CXZ200901013.htm
    张文堂, 陈丕基, 沈炎彬. 中国的叶肢介化石[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6: 1-325.
    张汉杰, 曹景轩, 何显洲, 等. 乌力吉幅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980: 14-23.
    周振寰, 白云翔, 等. 索果淖幅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域测量队, 1981: 7-33.
    张明震. 早白垩世六盘山群、巴音戈壁组孢粉植物群及古地理古气候意义[D].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71.
    仲新, 孙新春, 辜平阳, 等.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白垩系下沟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及古生态与古环境[J]. 地球学报, 2020, 41(4): 543-55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2004011.htm
    钟福平, 钟建华, 由伟丰.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宏图坳陷早白垩世火山岩幔源特征[J]. 地质学报, 2011a, 85(12): 1-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112005.htm
    钟福平, 钟建华, 王毅, 等.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宏图坳陷早白垩世火山岩对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意义[J]. 地学前缘, 2011b, 18(3): 233-2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201103024.htm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李林,曾磊,董英,张戈,朱立峰.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西咸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地质与勘探. 2024(01): 197-206 . 百度学术
    2. 贾伍慧,李宗发,刘凯,闫金凯,朱伟,郭本力,杨鹏. 典型滨海平原城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 地质与勘探. 2024(02): 367-376 . 百度学术
    3. 宋云丽,严云籍,翟林博,吴白玉,姚佳其,何海龙.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地理要素分析及GIS选址. 云南水力发电. 2022(04): 131-134 . 百度学术
    4. 郑明贵,吴萍,尤碧莹. 中国铁矿资源经济安全评价与预警. 地质通报. 2022(05): 836-845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图(5)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59
  • PDF下载量:  386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15
  • 修回日期:  2022-03-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08
  • 刊出日期:  2023-09-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