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任富根, 丁士应, 李增慧, 高亚东, 赵嘉农

任富根, 丁士应, 李增慧, 高亚东, 赵嘉农. 1996: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地质通报, (3).
引用本文: 任富根, 丁士应, 李增慧, 高亚东, 赵嘉农. 1996: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地质通报, (3).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34.3(61)

  • 摘要: 华北地块自太古宙形成统一的克拉通之后,于元古宙时期进入伸展张裂构造演化阶段。在华北地块南部,由于地幔物质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地幔柱上涌,发生南北向伸展运动,继之形成熊耳裂陷盆地,伴随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产生板内熊耳群火山岩系。在熊耳裂陷盆地中,基底是起伏不平的,呈现出盆-岭构造景观。熊耳群火山岩系由拉斑-钙碱和钙碱-碱性两个岩石系列组成。晚期碱性岩浆活动形成的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750±65)Ma和(1731±29)Ma,确定熊耳群上限年龄约为1700Ma。参照中条山区西阳河群下部许山组中锆石U-Pb年龄,熊耳群下限年龄约为1850Ma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3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17
  • 发布日期:  1996-08-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