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闫金凯, 赵银鑫, 王志恒, 王志辉, 刘凯, 任天翔, 徐博

闫金凯, 赵银鑫, 王志恒, 王志辉, 刘凯, 任天翔, 徐博. 2021: 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地质通报, 40(10): 1636-1643.
引用本文: 闫金凯, 赵银鑫, 王志恒, 王志辉, 刘凯, 任天翔, 徐博. 2021: 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地质通报, 40(10): 1636-1643.
YAN Jinkai, ZHAO Yinxin, WANG Zhiheng, WANG Zhihui, LIU Kai, REN Tianxiang, XU Bo. 2021: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0(10): 1636-1643.
Citation: YAN Jinkai, ZHAO Yinxin, WANG Zhiheng, WANG Zhihui, LIU Kai, REN Tianxiang, XU Bo. 2021: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0(10): 1636-1643.

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典型地区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 DD20211314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财政专项《银川都市圈城市地质调查》 宁财(预)发[2017]320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闫金凯(1981-), 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从事地质灾害及地下空间等方面的研究。E-mail: yanjinkaisw@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P62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 摘要: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地面用地日趋紧张,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进而高效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城市病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银川市为例,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分别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潜在价值和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确定了包括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问卷调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GIS技术,评价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和潜在价值,得出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银川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主要受岩土体问题的影响,以及受生态保护要求与既有建筑设施因素的制约。潜在价值高的区域为中心城区及永宁县、贺兰县的城区,中心城区的鼓楼周边地区、火车站、汽车站等核心区域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等级最高。该评价结果对银川城市发展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has led to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ground land.Th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for the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diseases.Taking Yinchua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was carried out.The difficulty, potential valu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s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development we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includ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By using GIS technology, the difficulty and potential value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Yinchuan City were evaluat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Yinchu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y of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rock and soil problems, as well as obviously restricted by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existing building facilities.The areas with high potential value are the central urban area and the urban areas of Yongning county and Helan County.The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around drum Tower, railway station, bus station and other core area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ave the highest comprehensive quality grade.The evaluation results have high reference value for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Yinchuan City.

  • 地下水氮污染是世界性难题[1-2],而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N等元素污染,地下水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3]。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开发促进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的发展,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极有可能对地下水水质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4-12]。90%的煤炭含氮量为0.52%~1.41%[13]。前人探讨了煤矸石回填对地下水氮的影响[14]、采煤沉陷积水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氮的影响[6],对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开发区地下水三氮污染影响因素尚未开展研究。

    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改变原有包气带中所含的潜在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循环模式,而与地表水联系最紧密的是浅层地下水,开采过程在地表、浅层地下水中形成了特有的转化模式[15],尤其是在采动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一系列波状地貌,如大量发育的裂隙、裂缝、阶地等。研究区为沙地区,会形成大量的波状起伏的丘陵地貌,对地表、包气带的结构及水、污染物的运移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区域物源补给直接影响氮的含量。故本文立足于地下水径流系统和物源条件探讨转化机理。

    宁东煤炭基地鸳鸯湖矿区是国家煤炭规划建设的重要矿区,梅花井井田为鸳鸯湖矿区的5个大型煤矿之一。宁东煤炭基地属2个含煤时代,石炭纪—二叠纪和侏罗纪煤田8个矿区共含煤38层,梅花井矿区主要产侏罗纪煤炭。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业污染物可能含有大量的氮污染物,导致含水层氮污染,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相对匮乏,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了梅花井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6]、采矿对含水层水量及结构的破坏类型和程度[17-19],而对煤矿区乃至周边的影响区水质尚未探讨。梅花井井田位于宁东夹山梁地貌单元,本文基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选择宁东夹山梁地貌为基本研究单元(包括了梅花井井田和周边环境),研究风积沙滩地区煤矿井开采地下水氮污染的程度和影响因素。

    夹山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以东33km处。梅花井井田位于夹山梁的中东部,鸳鸯湖背斜东翼中部,矿区面积78.96km2,开采深度1300~ 200m。属半沙漠低山丘陵地形。地表为沙丘掩盖,多系风成新月形和垄状流动沙丘。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雨季降水及矿井排水在井田北部低洼地区形成盐碱湖,冬季干枯为碱滩,基岩被第四系风积沙覆盖。

    夹山梁地区含水层按岩性组合特征及地下水水力性质、埋藏条件等,主要含水层由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和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砂岩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图 1)。

    图  1  水文地质图及样点分布
    Q—第四系;K—白垩系;J—侏罗系;T—三叠系
    Figure  1.  Th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map and sample distribution

    (1)本区第四系厚2.75~17m,平均厚5.15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积沙、小型洼地及沟谷冲洪积层中。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分为风积沙潜水层、风积-冲洪积潜水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积沙、小型洼地及沟谷冲洪积层中。含沙漠凝结水,地下水位埋深1.00~3.48m,多随地形起伏而异,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矿化度为0.8~8.03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 HCO3、SO4 · HCO3- Na · Mg、Cl·SO4-Na·Mg。

    (2)侏罗系含水层组是影响矿区煤矿开采的主要含水层,包括上侏罗统直罗组含水层、中统延安组含水层,厚度为13.01~618.62m。煤层厚度主要分布在6.85~337.45m之间,垂向上上部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对梅花井煤层开采影响较大,下部延安组含水层结构较致密,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差,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水化学类型为SO4· Cl-Na、HCO3-Mg·Na·Ca或SO4·HCO3-Na·Mg。

    (3)隔水层岩性多为中细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岩性致密,与煤层共同形成良好的隔水层。

    采样点位于鸳鸯湖矿区夹山梁,采集第四系含水层水样10个和侏罗系含水层样品3个(图 1),利用GPS精确定位,潜水水位埋深一般为6~8m,侏罗系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为65~100m。采样时间为2016年9月12日—9月17日,统测1次。水样采集、固定及保存均按照《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进行,并及时运往实验室检测。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对浅层地下水中的氮分布及限制性特征进行分析;现场测试指标为水温,室内测试分析TDS、NO3-、NO2、NH4+共4项。水化学测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完成。评价方法参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 05》 8.3.2.2条款,地下水污染评价采用单项超标倍数法。

    对夹山梁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及部分水化学指标的数据统计显示(表 1),本区浅层地下水pH值范围为7.13~9.63,浅层地下水普遍处于偏碱性环境,且酸碱度空间差异不大。矿化度变化范围为185.2~3278.22mg/L,表明矿化度指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水质为淡水-咸水之间。其中一处水样中NO3毫克当量百分数超过25%(表 1),对水化学类型产生较大影响。

    表  1  地下水测试数据
    Table  1.  The list of groundwater test data
    样号 地貌类型 水温/℃ pH 井水埋深/m 含水层类型 总矿化度mg/L NH4+mg/L NO3mg/L NO2mg/L 水化学类型
    J1 风积沙滩 16 7.73 65 承压水 491.3 0.06 15.7 < 0.01 HCO3-SO4-Na-Mg-Ca
    J2 风积沙滩 15 8.53 70 承压水 569.32 0.07 20.2 < 0.01 HCO3-SO4-Na-Ca-Mg
    J3 风积沙滩 14 7.96 100 承压水 630.02 0.06 6.71 < 0.01 HCO3-Mg-Na-Ca
    J4 风积沙滩 18 7.71 0 泉水 826.62 0.08 80.8 0.74 HCO3-SO4-Na-Mg-Ca
    J5 风积沙滩 17 7.89 5 潜水 1368.28 0.12 200 < 0.01 SO4-HCO3-Cl-Na-Mg
    J6 风积沙滩 17 7.95 2 潜水 1038.91 0.11 234 0.92 HCO3-NO3-Na-Mg
    J7 风积沙滩 16 8.01 4 潜水 1538.07 0.11 67.1 0.49 HCO3-Cl-SO4-Na-Mg
    J8 风积沙滩 12 7.94 4.3 潜水 1668.22 0.1 171 2.01 Na-HCO3
    J9 冲积平原 7.13 1 潜水 185.2 0.06 7.97 < 0.01 HCO3-SO4-Ca-Mg
    J10 冲积平原 17 8.51 潜水 1622.24 0.08 43.2 0.84 Cl-SO4-HCO3-Na-Mg
    J11 冲洪积平原 16 9.63 2 潜水 1549.54 0.1 6.3 0.69 Cl-SO4-Na-Mg
    J12 冲洪积平原 8.19 3.5 潜水 3278.22 0.1 79.6 < 0.01 Cl-SO4-Na-Mg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1图 2可以看出,研究区13组水样中三氮NH4+、NO3、NO2水化学特征,含量范围分别为0.06~0.12mg/L、4.67~234mg/L、 < 0.01~2.01mg/L,与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限值对比,氨氮均检出,但未污染;NO2均检出,其中6组含量为重度或极严重污染;NO3的7组样品未检出,其余5组NO3污染级别为中度、轻度污染。空间上无论矿权范围还是矿权外,污染样点均存在,不同的是NO3污染主要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中,而NO3污染已经迁移至承压水中。超标样点占调查样点的75%。

    图  2  宁东梅花井地下水三氮污染评价
    Figure  2.  Evaluation graph of groundwater three nitrogen pollutants in Meihuajing field, Ningdong

    本次采集了煤矸石和区域土壤,pH为碱性。煤矸石产生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5%~25%[20]。从表 2可知,区域土壤氮含量平均值为346mg/kg,氮含量为5级,氮养分缺乏;煤矸石氮含量平均值为1213mg/kg,氮含量为3级,氮养分足量。矸石中含有丰富的N元素,即矿业开发为地下水氮污染提供了丰富的氮源。刘钦甫等[21]在煤矸石中氮溶出的动态淋滤实验中,得出煤矿区地表矸石中含有吸附状态的硝态氮,而这部分氮较容易被水所溶出,特别是中性水比酸性水更容易使其溶出。在3种形态的氮中,硝态氮明显占优势,且其变化趋势与总氮一致。

    表  2  煤矸石、表土中N元素含量
    Table  2.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gangue and soil
    物源类型 样品编号 N pH 附近布设井孔
    GS1 301 8.7
    GS2 1556 7.58 研究区内
    GS3 1406 8.02
    GS4 257 6.78
    GS5 519 8.31
    GS6 424 8.70
    GS7 899 8.15
    GS8 859 8.23
    GS9 1523 8.12
    煤矸石 GS10 173 9.22
    GS11 2382 8.15 研究区外
    GS12 1668 7.78
    GS13 703 8.39
    GS14 2331 7.89
    GS15 3123 7.52
    GS16 2131 7.13
    GS17 1595 7.14
    GS18 770 10.97
    GS19 418 8.36
    煤矸石平均值 1213 8.17
    土壤 T1 472 9.21 J3
    T2 290 9.34 J5
    T3 440 9.26 J2
    T4 386 9.41 J1
    T5 170 8.97 J7
    T6 320 8.95 J11
    土壤平均值 346 9.19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含量分级[22] 6级 < 50
    5级 50~750
    4级 750~1000
    3级 1000~1500
    2级 1500~2000
    1级 >2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粉煤灰场旁水样取自电厂灰渣贮灰场旁边的水塘,废水排放标准暂无对硝酸盐的规定,本文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水限值。从表 3可知,淋滤液、河水、湖水、降雨中含有硝酸盐和氨氮成分,但相对国家标准其水质是安全的。

    表  3  粉煤灰淋滤液、地表水、雨水中N元素含量
    Table  3.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fly ash filter, surface water and rain water
    水样类型 样品编号 NH4+ NO3 NO2
    粉煤灰场旁水样 F1 0.06 10.8 < 0.01
    F2 0.07 8.09 < 0.01
    F3 0.07 11.4 < 0.01
    河水 H1 < 0.02 1.36 < 0.01
    H2 < 0.02 4.09 < 0.01
    湖水 H3 0.07 1.9 < 0.01
    雨水 Y1 0.04 2 0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限值 1 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区为牧区,大量的牧羊粪便随着地表或雨水进入地下水,施用动物粪便等的地区,地表水回补后的地下水NO3值较高;地下水中N元素的浓度逐年增加[22-24]

    地下水中三种主要的无机氮形态NH4+、NO3、NO2,以NO3、NO2为主,其中地下水中的NO3-占无机氮的比例最高,氨氮未出现超标,超标成分为NO3、NO2。那么地下水中NH4+不超标而NO3、NO2超标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首先,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考虑:①垂向补给条件,由前述可知,目前淋滤液、河水、湖水中三氮相对国家标准水质是安全的,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有丰富的物源,在地表水或降雨长期淋滤作用下,沿垂向可能引起地下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超标。②受地形地貌影响明显,地下水补给区位于夹山梁和布朗山,研究区只有J9井孔位于丘陵高地,水质良好,而处于经过长期的蒸发作用和溶滤作用的排泄区的样点,如J8、J10、J11井点中,NO3和NO2含量增加,出现超标现象,J8井点中的NO3、NO2超标倍数分别为99.5倍、7.55倍,J10井点中的NO3、NO2超标倍数分别为41、1.16倍,J11井点中的NO3超标倍数为33.5倍。③煤矿采掘扰动改变含水层围岩和径流条件,也会促进N的释放。如J1与J2井点具相似的地形条件,不同的是J2位于矿权范围,井孔中NO3含量出现超标现象,而在矿权范围外的J1井水质良好,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煤层、围岩中的氮化物矿物与氧气和水接触,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球化学反应,可促进N元素的释放。由于矿井水在地下与围岩裂隙水存在着一定的水力联系,这些含氮物质的释放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25-28]

    其次,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性的众多研究表明,地下水氮污染形式主要是NO3的污染,其是国内外最普遍、污染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污染问题[29-31],在NH4+、NO3、NO2系统中三氮变化关系通常总是向NO3转化,而NO2浓度增高的罕见情况也只是具有暂时性意义[6]。因此长期以来,NO2在潜水中出现增高甚至超标,取决于复杂的地下水中氮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有机氮的矿化作用、NH4+吸附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异化还原等[31]。同时温度、pH、Eh、土层介质厚度、土壤透气性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5, 32-35]。Sitaula等[35]认为,硝化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为8~8.4,pH值低于7时,硝化速率明显降低,低于6或高于9.6时,硝化反应几乎停止,研究区pH值范围为7.73~9.63,是硝化反应的最佳区域。王晓娟等[36]认为,在氮的转化过程中,细菌起着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微生物在好氧环境转变为厌氧环境后均可参与硝化过程;有研究表明,某些反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反硝化[37],一定温度范围内,氮矿化(氮由有机态转化为无机态NH4+或NH3的过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随土壤通透性的降低而降低,这也可能是潜水中NO3、NO2含量高而承压水中只有NO3含量高的原因。

    (1)NO3、NO2与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限值对比污染严重,NO2污染主要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中,而NO3在潜水和承压水中均有污染。研究区超标样点占调查样点的76.92%。根据物源和氮污染空间分布情况推测,煤矿区氮的污染很可能是研究区高地球化学背景引起的。

    (2)NO3在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的相对含量较高,NO3毫克当量百分数超过25%的水样,对水化学类型产生影响。

    (3)NO3、NO2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受限于煤矿开采、地形地貌条件、垂向补给及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低山丘陵高地及煤矿开采未影响到的地方,水质较好。温度、pH、Eh、土层介质厚度、土壤透气性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致谢: 成文过程中,得到南京大学李晓昭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图  1   银川市地层岩性分布图

    Figure  1.   Distribution map of stratum lithology in Yinchuan City

    图  2   评价指标分区图

    Figure  2.   Partition maps of evaluation index

    图  3   银川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评价分区图

    Figure  3.   Distribution map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y of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图  4   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评价分区图

    Figure  4.   Distribution map of potential value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图  5   银川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分区图

    Figure  5.   Distribution map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表  1   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评价指标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y of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目标层 主题层 指标层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 地形地貌 地面标高
    地形坡度
    不良岩土体 地层岩性
    砂土液化
    水文地质 富水性
    潜水位埋深
    水资源保护 二级水源地
    生态敏感性 生态空间敏感性
    既有建筑物 建筑物类型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评价指标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of potential value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目标层 主题层 指标层
    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 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条件
    人口状况
    交通状况
    商业基准地价
    城市用地类型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银川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指标权重

    Table  3   Weight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y index of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主题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权重总序
    地形地貌 0.100 地面标高 0.5 0.050
    地形坡度 0.5 0.050
    不良岩土层 0.214 地层岩性 0.5 0.107
    砂土液化 0.5 0.107
    水文地质 0.259 富水性 0.6 0.155
    潜水位埋深 0.4 0.104
    水资源保护 0.185 二级水源地 1 0.185
    生态敏感性 0.158 生态空间敏感性 1 0.158
    既有建筑物 0.084 建筑物类型 1 0.084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指标权重

    Table  4   Weight of potential value index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主题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权重总序
    社会经济条件 1 区位条件 0.345 0.345
    人口状况 0.115 0.115
    交通状况 0.230 0.230
    商业基准地价 0.172 0.172
    城市用地类型 0.138 0.138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权重

    Table  5   Weigh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指标 权重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 0.2
    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 0.8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指标分级评分

    Table  6   Graded scoring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y index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主题层 指标层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 0.67 0.33 0
    地形地貌 地面标高/m 950~1200 1200~1500 1500~2000 >2000
    地形坡度/° <5 5~10 1~30 >30
    不良岩土层 地层岩性 砂粘互层 粘土/淤泥 砂砾石
    砂土液化 无液化 轻度液化 中度液化 重度液化
    水文地质 富水性/(m3·d-1) <500 500~1000 1000~3000 >3000
    潜水位埋深/m >15 10~15 5~10 <5
    水资源保护 二级水源地 水源地外 水源地内
    生态敏感性 生态空间敏感性 非敏感区 市县级 省级 国家级
    既有建筑物 建筑物类型 非建筑区 低层建筑 中层建筑 高层建筑
    下载: 导出CSV

    表  7   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指标分级评分

    Table  7   Graded scoring of potential value index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主题层 指标层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 0.67 0.33 0
    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条件 Ⅰ级区位 Ⅱ级区位 Ⅲ级区位 Ⅳ级区位
    人口状况/(万人 · km-2) >0.09 0.06~0.09 0.03~0.06 <0.03
    交通状况 需求Ⅰ级 需求Ⅱ级 需求Ⅲ级 需求Ⅳ级
    商业基准地价/(元 · m-2) >4832 2776~4832 1471~2776 <1471
    城市用地类型 商业金融及居住用地 交通用地 工业用地 生态用地与水面
    下载: 导出CSV

    表  8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Table  8   Rank classification of evaluated results

    评价得分 0.75~1 0.5~0.75 0.25~0.5 0~0.25
    开发难度等级 较低 较高
    潜在价值等级 较高 较低
    综合质量等级 较高 较低
    下载: 导出CSV

    表  9   银川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分级结果

    Table  9   Grading result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y of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n Yinchuan City

    开发难度分级 分布区域 说明 面积/km2 占总比例/%
    基岩区 主要包括贺兰山保护区及其山前地带及临黄河沿岸 主要受生态绿地及水源地分布限制,处于保护红线范围内,地下空间开发需避开该区域 1089 25
    开发难度高 活动断裂带沿线及其相应避让区 工程地质条件差,主要制约因素是区域稳定性差,地下水富水性极强。一些区域为水源地、高速公路,浅层资源开发难度大 272 6.2
    开发难度较高 一级阶地部分地区 工程地质条件一般,主要制约因素是砂土液化对此区域有轻微影响,同时地下水富水性强也会有一定影响。浅层资源开发难度一般 1460.3 33.5
    开发难度较低 二级阶地地区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空间开发难度较小 1394.6 32
    开发难度低 三级阶地地区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下空间开发难度小 143.11 3.3
    下载: 导出CSV
  • 郭建民, 祝文君.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评估[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 1(5): 655-6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ASE200505001.htm
    廖建三, 彭卫平, 林本海. 影响广州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分析及分区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s2): 3357-33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LX2006S2002.htm
    吴立新, 江云, 车德福, 等.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模糊综合评估与3D可视化[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36(1): 97-10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KD200701019.htm
    王永立. 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2): 43-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AGX200802010.htm

    Bobylev N. Mainstream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a city's master plan: A Case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J]. Land use policy, 2009, 26(4): 1128-1137. doi: 10.1016/j.landusepol.2009.02.003

    Bobylev N. Underground Space in the Alexanderplatz Area, Berlin: Research into the Quantific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0, 25(5): 495-507. doi: 10.1016/j.tust.2010.02.013

    黄于新, 郑伟锋, 郑先昌. 深圳宝安区地下空间评估的地质环境因子评价[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9, (3): 46-4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TM200903015.htm
    汪侠, 黄贤金, 甄峰, 等.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8): 1122-11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DZ200908025.htm
    汪侠, 黄贤金, 汤晋.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6(2): 213-2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GD201002012.htm
    王海刚, 贾三满, 杨艳, 等.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 59-62. doi: 10.3969/j.issn.2095-1329.2011.01.014
    吴文博, 曹亮, 刘健, 等. 苏州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因素的分析评价[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3, 33(2): 131-13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K201302005.htm
    周臻, 吴文博, 李晓昭. 基于GIS的苏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价值评价[J]. 中国水运, 2013, 13(12): 86-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UX201312040.htm
    郭超, 阎长虹, 刘军熙, 等. 基于GIS的东营市浅层地下空间质量评估[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2): 334-3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CDZ201402023.htm
    赵旭东, 张平, 陈志龙.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模糊综合评估[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 10(4): 739-74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ASE201404001.htm
    叶菁, 侯卫生, 刘军熙, 等.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三维质量评价[J]. 资源科学, 2016, 38(11): 2147-215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Y201611013.htm
    李霞, 何庆成, 陈亮, 等. 四川成都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制约因素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2): 141-15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DH201902021.htm
    何静, 郑桂森, 周圆心, 等.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方法研究及应用[J]. 地质通报, 2019, 38(9): 1571-1580.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915&flag=1
    张丽, 李瑞敏, 许书刚, 等. 江苏宜兴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J]. 地质通报, 2020, 39(1): 131-137.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115&flag=1
    吴新珍. 芜湖市城市集中建设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 17(1): 9-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ASE202101002.htm

    Aviad S, Meir S. AHP-Based weighting of factors affecting safety on construction sites with tower cran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 2009: 307-318.

图(5)  /  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66
  • HTML全文浏览量:  430
  • PDF下载量:  162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6-09
  • 修回日期:  2021-03-2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15
  • 刊出日期:  2021-10-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