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
大兴安岭有壮丽的高山草旬,蜿蜒起伏,雄伟壮观;大兴安岭有辽阔的原始森林、珍稀的野生动物,一直以来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天堂!但对于地质人而言,大兴安岭记录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次克洋、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演化,是探寻大陆壳形成演化奥秘的天然实验室。本专辑的作者是一些长期从事野外一线的基础地质工作者,他们为了探寻大兴安岭的地学奥秘,不畏丛林沼泽、不惧严寒酷暑,调查一个个露头、分析一组组数据、绘制一张张图件。他们以孜孜不倦、坚持真理、以苦为乐的地质调查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向人们展现了大兴安岭的地质史卷,让人们领略了沧海桑田的地壳变迁!
《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属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隶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松辽盆地西缘重要油气远景盆地、成矿远景区和重要地质问题区,以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基本手段,统一部署,在国家急需油气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上力争取得突破和进展。
自2016年起,项目团队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部地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已近三个春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地质调查成果。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大泉子屯地区识别出24-25亿年新太古代TTG岩石组合,在乌兰浩特地区识别出18亿年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石组合,首次确定龙江地区和乌兰浩特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基底残块;利用洋板块地质学理论,在西拉木伦河大板镇、海勒斯台等地区新识别出多条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为进一步研究西拉木伦河构造带、贺根山-扎兰屯构造带等提供了新的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对大兴安岭中南段洋陆转换以及兴蒙造山带东段早期地质记录的认知水平。另外,在晚古生代油气远景盆地、中生代火成岩年代学、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及松辽盆地西缘断裂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发现与进展。地质调查科研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共在国内外地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成功申请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
历时近三个春秋,项目已经实现了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找矿新进展,发现了一批找矿线索;揭示了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界油气远景盆地的基础地质背景,建立了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重要油气远景盆地的建造格架,为松辽盆地外围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勘探突破提供基础地质支撑。同时,多年的酷暑与风雪兴安,已经将这个团队锻炼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创新的区域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团队。
“大兴安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专辑的出版,为进一步开展大兴安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综合研究、地质找矿与油气勘探等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在此,我诚挚祝贺项目团队取得的一系列调查与研究成果,并向具有创新意识的地学人才,为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28
- HTML全文浏览量: 358
- PDF下载量: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