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id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helium gas resources in China
-
摘要:
通过对中国富氦天然气资源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了中国富氦天然气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提出了未来中国氦气资源的研究方向。中国对氦气资源的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认知阶段、利用阶段、基础研究阶段及提取技术研究阶段。从分布规律看,中国富氦天然气分布具有小型盆地满盆含气、大中型盆地局部含气的特点,赋存层位以奥陶系、二叠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为主。组分特征表明,富氦天然气中氦气的含量普遍小于1%,仅渭河盆地部分样品氦气含量较高,最大值可达4.942%。氦同位素特征表明,中国氦气以壳源为主,壳幔混合为辅。分析认为,影响壳源氦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氦气源岩,而影响幔源氦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深大断裂。建议今后中国应以壳源氦研究为重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成因的氦气,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Abstract:Based o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a's helium resources, the authors hav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China's helium resources, and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The helium's research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cognitive stage, applied stage, basic research stage and extraction technique research stage. The distribution of helium ga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basins with full gas, large and medium basins with partial gas". The strata hosting helium gas are Ordovician, Permian, Paleocene and Neocene strata.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helium in nature gas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 and only partial samples in Weihe Basin have high content that can reach 4.942%. Helium isotop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elium is mainly derived from crustal source with the addition of crust-mantle mixing source. The authors have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rustal helium gas and mantle helium gas are respectively affected by helium gas source rocks and deep fractu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crustal helium gas and that different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eneses.
-
Keywords:
- helium /
- distribution /
- genesis /
- influence factors /
- research direction
-
江西省石城县通天寨因发育国内罕见的龟裂凸包丹霞地貌景观而备受瞩目①。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该类型景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但多侧重于构造特征和外动力条件的研究[1-2],对于丹霞地貌赋存的物质基础——白垩纪红层的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构造演化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对该特殊地貌成因的深入认识。本文在对该景观分布区的白垩纪地层较详细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沉积学角度出发,分析红层的岩性岩相特征、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同时利用沉积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谱进行物源分析,获得物源区构造热事件的年龄记录,提出构造热事件与大地构造演化响应的初步认识,为客观认识龟裂凸包丹霞地貌发育的成因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也为红层地区1:5万地质填图科研一体化提供新思路。
该区位于武夷山中段西麓的南丰-会昌盆地带内[3],是典型的中生代红层盆地[4]。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夏造山系的武夷造山带[5]。区域内主要有青白口纪—南华纪变质地层、白垩纪茅店组和河口组、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区内白垩纪红层盆地东南缘与南华系洪山组之间为断层接触,断层走向为NE向,为盆缘控盆断裂(图 1)。该盆地是南丰-会昌断陷盆地带的一部分。研究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主要为晚白垩世河口组(K2h),其次为晚白垩世茅店组(K2m),河口组与下伏茅店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图 1)。
图 1 江西省石城县通天寨地质公园地质简图与采样位置图(据参考文献②修改)Figure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ongtianzhai Geopark, Shich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and sampling location1. 晚白垩世河口组沉积序列与沉积相
河口组主要由紫红色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红褐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陆相红色碎屑岩系组成,为冲积扇沉积体系建造(图 2、图 3)。在剖面上河口组自下向上划分为3个岩性岩相段。
河口组一段(K2h1):由紫红色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粗砂岩组成多个旋回性基本层序,单个基本层序厚度约2m,每个基本层序底部发育底冲刷面,下部砾石层内部分层位发育叠瓦状构造(图版Ⅰ-A),上部发育有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图版Ⅰ-B、C),从下向上砂岩单层变薄,砾石大小和含量向上变小、变少。多数砾石分选性较差,大小混杂堆积,以次棱角状居多,含量高达65%左右。本段以冲积扇的扇根相为主,夹扇中相沉积。
河口组二段(K2h2):由紫红色砾岩、含细砾砂岩、砂岩互层产出。砾石含量较一段减少,砾石多为次棱角状,粒度较细,分选性中等。单个基本层序厚度约1.5m,底冲刷面发育,下部发育楔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图版Ⅰ-D),利用前积纹层恢复的古流向为SSE→NNW,向上砂岩含量增多,并发育平行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图版Ⅰ-E、F)。本段以冲积扇的扇中相为主,夹扇根相沉积。
河口组三段(K2h3):由红褐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构成的基本层序(图版Ⅰ-G)为主,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产少量孢粉化石,夹少量细砾岩、含细砾砂岩和砂岩层;砾岩层的砾石以次圆状为主,分选性较好,发育平行层理。单个基本层序厚约1m。本段以冲积扇的扇缘相为主,夹少量扇中相沉积。
2. 碎屑锆石测年
2.1 样品与测试
本文分析的2件样品均采自石城县通天寨地质公园内。样品SD4-1,GPS坐标为北纬26°17′21.6″、东经116°22′37.6″,H=560m,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细砂岩,野外颜色为红褐色,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由石英碎屑(70%)、长石(25%)、白云母(5%)构成,杂基支撑。样品SD5-1,GPS坐标为北纬26°17′ 13.64″、东经116°22′45.32″,H=482m,岩性为中细粒含砾石英细砂岩,样品为深红褐色,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40%)、长石(15%)、砂屑(40%)、白云母(5%)构成,杂基支撑。锆石在河北省廊坊市诚信地质服务有限公司经常规重液和电磁选方法完成分选过程。然后在南京宏创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靶,并进行透射光、反射光和阴极发光(CL)图像的采集。在测试前先结合透射光、反射光和阴极发光图像,标定合适的锆石颗粒以备年龄测定。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在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GeoLas Pro全自动版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700X型质谱仪上进行。锆石年龄采用标准锆石GJ-1和91500作为外标准物质进行校正,每隔6个分析点,加测2个标样各1次。原始数据采用ICPMSDataCal 10.2[6-7]软件处理,锆石年龄谐和图应用ISOPLOTE 3. 0[8]程序完成。对于锆石年龄大于1000Ma的数据,采用207Pb/235U年龄;小于1000Ma的数据,采用206Pb/238U年龄[9]。
2.2 分析结果
2.2.1 阴极发光图像
样品SD4-1与SD5-1中的部分碎屑锆石颗粒大多呈柱状、次圆状,长度为50~200μm不等,长宽比为2:1,透射光下大部分无色透明或呈黄褐色,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锆石具有典型的振荡生长环带,CL图像强弱不等,部分呈黑色,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锆石颗粒之间Th、U等元素含量的不同(图 4)。对样品SD4-1与SD5-1的126粒和120粒锆石数据处理后分别得到111个与108个有效数据,其谐和度大于90%。
2.2.2 样品SD4-1锆石U-Pb年龄
样品SD4-1的锆石207Pb/235U-206Pb/238U年龄谐和图与年龄分布图见图 5-A与图 6-A。U-Pb年龄值变化于95.2±1.8~3010±18Ma之间。U-Pb有效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104~180Ma、400~527Ma、730~ 795Ma和1617~2110Ma四个区间。
95.2Ma仅有1个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0.89%。CL图像显示为自形晶体,锆石内部呈现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为0.63,大于0.1,为岩浆成因。
104~180Ma区间共有27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24.11%。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106、86、118、24、123、58、50、47、53、13、102、51和120为代表的锆石呈清晰、规则的振荡环带,这些锆石的Th/U值变化范围为0.18~1.25,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200~398Ma区间共有17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5.18%。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26、96、48、5、6、16和54为代表的锆石呈现略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介于0.1~2.14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400~527Ma区间共有21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8.75%。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99、126、52、104和66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的振荡环带。除分析点87和124的Th/U值低于0.1(分别为0.01和0.04)外,其他分析点的Th/U值介于0.16~ 1.33之间,为岩浆成因。
620~703Ma区间共有3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2.68%。Th/U值介于0.3~0.64之间,均大于0.1。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59和33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的振荡环带,为岩浆成因。
730~795Ma区间共有15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3.39%。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94、115、43和69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规则的振荡环带。Th/U值介于0.37~1.05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926~1166Ma区间共有6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5.36%。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83和108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介于0.18~0.63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1617~2110Ma区间共有16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4.29%,位于谐和线上。CL图像显示,以25、76、1为代表的锆石具有明显的磨蚀痕迹,锆石内部呈现弱环带结构。除分析点25的Th/ U值低于0.1(为0.02)外,其他分析点的Th/U值介于0.1~0.98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此外,还有5颗碎屑锆石的表面年龄分别为2463Ma、2737Ma、2725Ma、2807Ma、3010Ma,锆石呈次圆状,CL图像显示,以114、63和119为代表的锆石,其内部呈现弱振荡环带。除分析点114的Th/U值低于0.1(为0.08)外,其他分析点的Th/U值为0.26~0.49,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2.2.3 样品SD5-1锆石U-Pb年龄
样品SD5-1的锆石207Pb/235U-206Pb/238U年龄谐和图与年龄分布图见图 5-B与图 6-B。U-Pb年龄值变化于105±1~2654±16Ma之间。U-Pb有效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105~229Ma、360~465Ma、750~ 808Ma、1632~1933Ma和2257~2654Ma五个区间。
105~229Ma区间共有17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5.74%。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46、14、107、83、108、55、70和89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规则的振荡环带。Th/U值为0.43~1.42,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360~465Ma区间共有46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42.60%。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57、28、12、32、31、2、15、78、36、38、93、61、90和92为代表的锆石呈现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在0.1~ 1.28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639~744Ma区间共有12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1.11%。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6、49、7、16和41为代表的锆石呈现韵律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介于0.52~1.87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750~808Ma区间共有8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7.41%。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54、96、101和64为代表的锆石呈现较清晰的振荡环带。Th/U值介于0.54~1.46之间,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928Ma的锆石有1颗,黑色,呈现弱分带结构;978Ma的锆石有1颗,二者的Th/U值分别为0.51和0.29,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
1632~1933Ma区间共有16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14.81%。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77、24和56为代表的锆石呈现较清晰的振荡环带,以分析点88为代表的锆石呈弱环带结构。Th/U值介于0.02~0.55之间,为岩浆成因。
2257~2654Ma区间共有7个碎屑锆石测点,占总有效数据的6.48%。CL图像显示,以分析点115、50、112和22为代表的锆石呈现面状分带结构。Th/U值介于0.06~1.10之间,为变质成因。
3. 讨论
3.1 构造热事件的界定
江西石城地区晚白垩世河口组样品SD4-1碎屑锆石的U-Pb有效年龄记录了至少6期构造热事件,分别为104~180Ma、400~527Ma、730~795Ma、926~1166Ma、1617~2110Ma和2725~2807Ma。其中,主峰值为400~418Ma,次峰值为104~ 115Ma、752Ma、1854~1881Ma的碎屑锆石在SD4-1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CL图像,说明江西石城地区104~115Ma、400~418Ma、752Ma、1854~1881Ma发育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样品SD5-1碎屑锆石的U-Pb有效年龄记录了6期构造热事件,分别为105~137Ma、213~ 229Ma、400Ma、750Ma、1850~1895Ma和2481Ma。其中,主峰值为400Ma,次峰值为105~137Ma、750Ma、1850~1895Ma的碎屑锆石在SD5-1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CL图像,说明江西石城地区在105~137Ma、400Ma、750Ma、1850~1895Ma发育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与样品SD4-1反映的104~ 115Ma、400~418Ma、752Ma、1854~1881Ma的岩浆活动年龄大体一致。
已有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显示,区域上发育99.0 ± 0.7Ma、124.51 ± 11.9Ma、194.4 ± 2.0Ma、422 ± 6Ma、769±8Ma、840±6Ma、1154±5Ma、1869±40Ma的岩浆活动[10-17],这与碎屑锆石限定的部分岩浆活动时间吻合。
3.2 地质意义
样品SD4-1获得20个太古宙—古元古代锆石年龄,样品SD5-1共获得19个太古宙—古元古代锆石年龄。这些锆石具有较清晰的振荡环带,为岩浆成因。部分年龄与星子岩群的一套片状-片麻状无序中深变质表壳岩类中的锆石同位素年龄1869± 40Ma[17]大体一致。这说明,在晚白垩世河口组沉积期,星子岩群出露区可能是沉积物的源区之一。
研究区河口组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记录的构造热事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年龄与该地区发育的岩浆活动年龄(124.51±11.9Ma、422±6Ma、769±8Ma、1869±40Ma)相当,说明碎屑锆石的峰值年龄与该地区早白垩世、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南华纪、古元古代的岩浆活动匹配。利用上白垩统河口组板状交错层理前积纹层恢复古流向,推测当时的水流方向为SSE→NNW,说明上白垩统河口组物源区应该处于盆地SSE方向(图 1、图 2)。
从样品SD4-1与样品SD5-1两组锆石年龄值统计可以看出,分别有94.59%和93.52%的沉积物源自104~180Ma和105~229Ma侵入岩,与赣南兴国县良村花岗岩锆石147~158Ma相似[18],而且锆石形态呈自形、柱状,为近源沉积,说明研究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侵入体在晚白垩世河口组沉积期已经抬升到地表并开始被剥蚀,成为该区主要的沉积物源区。而400~527Ma和400Ma左右,受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影响,发生大规模的褶皱-断块造山[19],地壳整体抬升,加里东期花岗岩沿宜黄-宁都-安远断裂带[20]侵入,是石城地区晚白垩世河口组沉积物的另一重要物源区。752Ma和750Ma的年龄值与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21]的锆石年龄700~ 900Ma[22]一致,导致地幔柱或超级地幔柱活动产生大陆溢流玄武岩省(CFBs),说明752Ma和750Ma的岩浆岩发育区也为江西石城地区的河口组沉积物提供了物源。
4. 结论
(1)江西石城县通天寨地质公园晚白垩世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发育扇根→扇中→扇缘沉积亚相。
(2)通过LA-ICP-MS方法,从上白垩统河口组碎屑锆石中分别获得了111个和108个U-Pb有效年龄,二者均记录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其中,样品SD4-1主峰值为400~418Ma,次峰值为104~ 115Ma、752Ma、1854~1881Ma;样品SD5-1主峰值为400Ma,次峰值为105~137Ma、750Ma、1850~ 1895Ma的碎屑锆石占优势。说明江西石城地区存在早白垩世、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南华纪、古元古代等多期岩浆活动。
(3)样品SD4-1和样品SD5-1碎屑锆石的UPb年龄显示,共有39个太古宙—古元古代锆石年龄,综合前人资料,推测石城地区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发育基底。
(4)1854~1895Ma和750~752Ma的热事件可能分别是对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散的响应;400~418Ma是对华夏造山带洋陆转换的响应;104~137Ma是古太平板块西缘转化为活动陆缘对华南东缘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响应。
致谢: 感谢陕西天然气集团渭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王行运教授级高工,三普石油工程公司张福礼教授级高工、孙启邦高级工程师等在渭河盆地氦气资源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及对本人的指导与支持。 -
图 3 中国岩浆岩露头分布略图(底图据参考文献[50])
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magmatic rock outcrops in China
表 1 中国富氦天然气中氦气含量及氦同位素特征
Table 1 Helium content and helium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helium-rich nature gas in China
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地区或油气田 取样井 气体组分及含量/% 同位素特征
3He/4He幢源含量/% R/Ra 参考文献 CH4 N2 CO2 He 苏6 2.08×10-6 17.9 1.49 海拉尔盆地 新乌1 0.18 [26] 乌13 0.04 古106 80 1.59 0.72 0.31 杜613 84.25 13.99 1.71 0.119 来63 91.98 7.64 0.19 0.13 英20 92.04 6.53 0.35 0.13 宋3 93.69 4.98 0.09 0.11 双13 79.36 18.41 0.92 0.124 升63 82.88 12.36 2.16 0.241 朝90 91.03 6.96 0.08 0.251 芳深1 89.51 8.28 0.27 0.404 汪902 94.39 3.05 0.24 0.102 昌201 93.91 4.93 0.27 0.22 芳深701 53.35 0.56 45.2 0.12 尚深1 87.91 10.04 0.226 松辽盆地北部 升深201 89.06 2.76 6.87 0.333 [23] 汪9-12 93.87 1.95 0.26 2.104 塔301 2.66×10-6 24 塔30-25 1.65×10-6 14.8 龙51-24 1.23×10-6 11.1 杏5-3-2 1.86×10-6 16.9 喇9-213 2.41×10-6 21.9 喇6-209 3.05×10-6 27.7 升58 1.37×10-6 12.4 升81 1.01×10-6 9.1 芳深4 1.37×10-6 12.4 芳深9 4.21×10-6 38.2 朝92-76 2.88×10-7 2.6 三2 1.43×10-7 1.3 松辽盆地南部万金塔构造 万2 7×10-6 万5 >99 6.3×10-6 60-70 [20] 万6 7.2×10-6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 界3 ≈80 18.4 0.1 5.5×10-6 >50 [24]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花沟地区 花501 1.01 50.94 44.98 3.2 4.47×10-6 3.2 花501 74.76 6.1 18.04 [24-27] 花501 1.77 61.86 34.27 3.1 4.34×10-6 3.1 孔古7a 2.9×10-6 26.2 2.07 孔古7b 2.52×10-6 22.8 1.81 孔古7c 2.2×10-6 19.9 1.57 孔古3 1.33×10-6 11.9 0.95 孔古4 8.97×10-7 6.4 0.64 板中14 2.82×10-7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 管187 4.32×10-7 [20, 27] 港深7 4.85×10-7 港151 5.05×10-6 新8-8 3.04×10-6 西10-7 3.81×10-6 西46-6 1.48×10-6 西9-12 2.85×10-6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 文23 2.23×10-7 [20] 文108 3.28×10-7 白10 8.62×10-7 开28 8.48×10-7 纪1 6.42×10-6 苏泰174 5.54×10-6 苏北盆地东台凹陷 永7 7.45×10-7 [20-21] 黄浅2 27.39 57.87 8.8 1.2 4.9×10-6 ≈50 3.2 黄浅14 27.44 63.26 4.26 1.34 3.7×10-6 ≈40 2.65 苏北盆地东台凹陷黄桥地区 黄验1 0.07 0.34 99.5 4.9×10-6 [20-21] 黄验1 0.07 4.49 94.25 苏太1 0.65 9.65 87.3 苏太1 0.74 1.01 98.19 6.4×10-6 50-60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 苏203 2.65 5.09 92.06 0.089 3.84×10-6 ≈40 2.74 [22] 苏190 31.38 33.07 15.45 0.096 3.56×10-6 2.54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 闵7 67.17 23.12 0.55 0.096 1.75×10-6 1.25 [21] 卞9-2 78.73 20.08 0.18 2×10-6 1.43 天深33 79.97 7.56 0.085 4.39×10-6 40 3.13 天深45 96.46 2.73 0.41 0.081 2.87×10-6 2.05 苏州溪桥地区 黄浅11 24-28 56 15 1.06 3.71×10-6 2.65 [28] 水深3 65.63 10.97 12.54 0.26 5.7×10-6 水深3 0.3 5.76×10-6 水深12 72.99 15.26 1.45 0.25 >50 水深12 0.245 4.08×10-6 水深11 69.13 11.04 5.95 0.085 水深9 0.29 0.007 99.6 6×10-6 水深9 0.008 6.02×10-6 ≈60 三水盆地 水深24 0.25 0.32 99.45 6.3×10-6 [20] 水深24 6.39×10-6 水深44 12.29 1.79 83.99 水深44 0.11 6.26×10-6 宝1 1.6×10-6 水深17 0.014 1.71×10-6 南20 0.145 2.45×10-6 5排1 2.9×10-6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 玛2 1.07×10-7 [17] 玛4 1.08×10-7 玛401 1.16×10-7 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构造 麦3 61.19 26.3 1.18 0.73 [16, 18] 麦4 65.59 23.28 2.03 0.68 塔里木盆地亚松迪构造 巴探2 72.66 14.6 3.07 0.22 [18]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构造 沙参2 77.85 4.55 6.02 0.07 [18] 沙6 90.85 4.98 2.27 0.19 沙5 70.37 6.88 19.43 0.22 沙15 87.55 2.59 1.35 0.05 沙15 80.59 4.49 2.27 0.09 沙15 87.44 7.84 2.1 0.32 塔里木盆地沙西2号构造 沙13 57.94 33.76 2.19 [18]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 2.16×10-7 [17] 威浅1 98.36 0.4 0.033 威浅1 97.36 0.8 威7 94.82 5 0.166 威7 94.82 3.02 威7 94.88 2.49 1.97 0.07 威7 94.17 3.09 1.82 0.003 威26 92.68 5.12 1.8×10-8 0.01 威基井 89.6 4.84 0.12 威Z 88.5 6.67 0.203 威23 7.4 0.235 威23 85.44 8.14 4.75 0.262 威28 90.8 9.17 威28 86.21 7 5 0.308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 威28 67.63 26.7 1.23 0.248 [9, 11-12] 威28 67.03 26.7 1.23 0.248 威29 82.9 15.31 2.8×10-8 0.02 威5 86.76 7.24 4.4 0.362 3.03×10-8 0.02 威5 86.41 7.59 4.58 0.23 <0.3 威5 94.28 3.36 0.108 3.03×10-8 威2 85.07 8.33 4.86 0.25 2.9×10-8 0.02 威27 87.07 6.02 5.19 0.305 威27 85.85 7.81 4.7 0.218 威30 86.57 7.55 4.4 0.342 威39 86.74 7.08 4.53 0.273 威100 86.8 6.47 5.07 0.298 威106 86.54 6.26 4.82 0.315 威46 85.66 8.11 4.66 0.252 西京回灌井 18.86 77.36 0.75 1.487 西京开采井 16.50 75.63 5.608 1.099 省邮管局 12.08 85.4 0.532 1.275 体育学院 11.77 84.95 0.538 1.08 电力职大 10.7 32.18 53.34 0.4 电力职大 7.423 14.11 76.40 0.203 丰盛园 5.477 90.47 0.733 0.807 华夏温泉 12.05 66.62 16.58 0.254 华夏温泉 11.38 49.44 36.85 0.394 第四军医大 10.46 82.35 4.574 1.005 大明宫 6.085 88.03 3.191 0.811 渭河盆地 秦宝娱乐城 2.17 0.7 4.7×10-8 0.03 [29-32] 户县灵山寺 16.95 0.477 6.5×10-8 0.05 户县苗圃 0.826 0.41 2.92×10-7 0.21 临潼771所 0.449 1.076 7.8×10-7 ≈6 0.56 临潼临2井 0.144 0.84 峪后温泉 0.965 3.395 1.26×10-7 0.09 蓝田东汤峪 0.81 0.129 5.02×10-8 0.04 电子科大 5.581 1.053 3.61×10-8 0.03 唐园小区 10.23 1.177 供销公司 3.626 0.308 5.56×10-8 0.04 武警医院 3.689 0.745 西安电缆厂 10.17 0.427 5.17×10-8 0.04 中医学院 82.44 0.114 1.49×10-7 0.11 WR2 47.84 26.26 19.3 0.163 渭河盆地 WR1 70.12 7.77 17.8 0.1 [29-32] WR4 24.57 43.3 28.5 0.379 051 28.3 62.86 2.1 4.942 051JS 18.03 67.78 1.1 3.365 注:表中全部数据均为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