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浙江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特征

邢新龙, 邢光福, 陈世忠, 赵希林, 段政

邢新龙, 邢光福, 陈世忠, 赵希林, 段政. 2017: 浙江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特征. 地质通报, 36(9): 1583-1590. DOI: 10.12097/gbc.dztb-36-9-1583
引用本文: 邢新龙, 邢光福, 陈世忠, 赵希林, 段政. 2017: 浙江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特征. 地质通报, 36(9): 1583-1590. DOI: 10.12097/gbc.dztb-36-9-1583
XING Xinlong, XING Guangfu, CHEN Shizhong, ZHAO Xilin, DUAN Zheng. 2017: LA-ICP-MS zircons U-Pb ag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Qingyuan area, Zhejiang Province.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36(9): 1583-1590. DOI: 10.12097/gbc.dztb-36-9-1583
Citation: XING Xinlong, XING Guangfu, CHEN Shizhong, ZHAO Xilin, DUAN Zheng. 2017: LA-ICP-MS zircons U-Pb ag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Qingyuan area, Zhejiang Province.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36(9): 1583-1590. DOI: 10.12097/gbc.dztb-36-9-1583

浙江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特征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浙江庆元—福建政和地区铜多金属矿攻关示范》 12120114002601

《武夷山关键地区区域地质调查》 121201130708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邢新龙(1991-), 男, 硕士, 助理工程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xxlong@foxmail.com

    通讯作者:

    邢光福(1965-), 男, 博士, 研究员, 从事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火山岩调查研究。E-mail:njxgfu@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534.52;P597+.3

LA-ICP-MS zircons U-Pb ag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Qingyuan area, Zhejiang Province

  • 摘要:

    在浙江庆元大面积白垩纪火山岩分布区,首次发现层位可归入毛弄组的早-中侏罗世火山岩,用LA-ICP-MS技术测得其中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76.0±1.2Ma和169.1±3.3Ma。结合闽北地区发现的中侏罗世火山岩,推断东南沿海地区在早-中侏罗世时已开始进入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体制。

    Abstract: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were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Qingyuan area of southern Zhejiang Prov-ince, where the Cretaceous volcanism was intense. They consist of rhyodacite and rhyolitic ignimbrite and can be assigned to Ma-onong Formation. Their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are 176.5±0.7Ma and 169.1±3.3Ma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it is inferred that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began to enter the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system in Early-Middle Jurassic.

  •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基础建设等领域对地质工作需求的不断提高,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应运而生。专项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共同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和管理,主要用于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随着专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参与的单位不断增加,业务种类、业务类型和资金不断增长,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已成为承担单位的重点需求,同时还要求该系统必须能够及时调整、支持功能扩展,以便适应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管理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工作流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并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应用到业务系统中,实现业务管理流程有效运行,并构建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过程系统化可以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中,不但能够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有效的管理平台,对于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2]

    目前,一些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如审批程序采用人工传递,效率较低;审批记录和过程档案的保存采用纸质材料备案,档案的保存、查询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于项目管理的事务公开缺乏信息化的手段;项目合同、劳务、出版、会议等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记录的方式,工作量大且易出错,缺乏可靠的管理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承担单位都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其中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最为便捷高效的手段。但是,目前采用的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周期过长、效率低下, 通常根据固定的规范或管理流程开发,灵活性和通用性较差,当管理需求和规范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做出调整。

    项目管理是每个组织实施及承担项目单位的重要工作,项目管理水平反映了该单位的综合实力、规范化工作能力,并影响其外部形象[3]。随着Web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主要依靠手工方式、通过纸介质和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针对地质调查项目的管理特点和承担单位的实际应用需求,充分考虑管理业务的多变性、可扩展性及数据或服务的灵活集成,笔者设计了基于SOA的纯B/S开放式体系架构,采用Web技术、本体及工作流等技术,利用快速开发平台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快速完成开发部署,及时全面地实现地质调查项目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4-6]

    本文以PetriNet为基础理论依据进行业务流程定义和运行体系设计,业务流程的本质是实现业务表单在用户间的传递,待办任务是负责传送业务表单并通知对方进行处理的媒介。业务流程运行体系以待办任务为核心,实现业务流程和协同的一体化管理。

    业务流程体系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业务流程定义、业务流程运行和业务流程实例(业务流程控制数据)。业务流程定义描述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和各种规则,从使用上说,绘制的流程图和设置的流程规则就是业务流程定义。业务流程运行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引擎,它解析业务流程定义、推进业务流程的运行,运行的结果就是业务流程实例。一个业务流程定义被运行一次就产生一个业务流程实例,在业务流程实例中包含若干待办任务。

    工作流引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选用的工作流引擎是快速开发平台X5的企业级工作流引擎[6]。该工作流引擎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工作流能力,同时也提供了最完整的工作流体系支持工具集,对业务流程的设计、运行、控制、管理等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其运行机制如图 1所示。

    图  1  工作流引擎运行机制
    Figure  1.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workflow engine

    该工作流引擎与数据、组织、功能、门户等业务模块高度融合和集成,具备强大的规则定制能力和编程扩展能力,提供完全可视化的工作流设计工具,通过简单的图形元素的拖拽,可以定制各种复杂的业务流程图,具有高效的细颗粒度运行和监控能力,支持准确、多样、灵活的流程分析能力。

    该工作流引擎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快速响应项目管理办法的变化,及时满足各级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有效保证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的同步运行,增强项目管理系统的生命力。

    首先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需求调研和分析,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利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和工作流技术,明确了在地质调查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中,各业务流程涉及的管理部门和用户类型,梳理了各级用户的岗位职能,同时,对每个流程的先决条件、执行条件、触发事件、在流程中需要传递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管理系统开展逻辑建模。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一般按照三级管理,包含项目策划、立项论证、设计评审、项目实施、成果管理、资料归档等业务环节,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各异,相对独立但有机关联。图 2为业务流程模型。进入年度项目库的项目可启动设计评审审批流程,完成基本信息填写、人员安排和预算编制后,实现项目设计书、相关材料等在审批人员或岗位之间自动流转,项目负责人能够随时跟踪和查询项目审批的进展情况。审批办结后形成年度预算、会议、委托业务和采购信息汇总表,为后续环节做数据准备。

    图  2  项目设计评审审批业务流程
    Figure  2.  The process of project design review and approval

    按照工作流定义的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启动后,会自动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步骤及规定的时限进行流转,避免工作拖沓或延误。对于项目负责人而言,审批环节是公开、透明的,可实时追踪,不仅使业务办理相对便捷,同时提高了项目人员的参与感和工作效率。

    快速开发平台支持全面的流程定义和扩展,提供高度可视化类Visio流程设计器(图 3),集流程图设计、规则定制和代码扩展、调试于一体,流程设计开发快捷高效。

    图  3  业务流程可视化设计界面
    Figure  3.  The process of visualization design

    流程模型支持启动、执行、流转、转发、回退、通知、合并、分支等规则的定制和扩展,具有强大的工作流能力,支持顺序、并行、排他、选择、分支、多选、合并、循环、终止、子流程、多实例等标准的工作流模式,支持运行时的工作流可视化定制,针对实际业务中的特定需求,提供回收、回退、转发、暂停等特殊工作流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编程开发模式,快速开发平台省去了复杂的编码及业务逻辑模块,通过对智能报表、数据维护业务控制和其他参数的管理,可以方便、快速、高质量地开发复杂的业务系统。本次选取起步软件平台作为快速开发平台,实现基础软件模块的快速生成,支持可扩展的快速开发,尽可能减少重复开发,提高复用性、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业务需求,按照快速开发平台的业务模型体系进行业务办理功能模块的开发。

    (1)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包括建立数据模型、设置物理映射和定义标准动作。采用本体理念进行统一的数据资源规划、定义元数据和数据关系,可设置数据映射,并生成统一的业务表目录体系。标准动作实现了数据的基本增、删、改、查能力,支持Java扩展,在运行时会公布为对外的业务服务,供多种用户界面模型或者第三方调用。

    (2)流程建模

    功能模型分为静态和流程2类,二者均由若干交互活动构成。静态功能的多个活动是人为触发的,流程功能则由设计好的流程图自动驱动触发。流程建模包括画流程图、设置流程规则和扩展流程事件,提供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工具,支持用户自由定制业务流程。

    (3)界面建模

    采用开放的组件框架和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模式,实现用户交互及信息展现界面的设计。支持可视化拖拽式开发和事件驱动编程,具有丰富的用户界面组件;支持复杂的业务表单设计,具有丰富的信息呈现形式。

    (4)组织建模

    包括组织架构、人员、角色、权限的管理,可构建多种组织形态,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支持多粒度的权限划分。通过系统提供的相关功能建立使用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对于某个具体功能模块,基于快速开发平台,通过概念建模、数据建模、流程建模、组织建模、界面建模等步骤的配置即可初步实现,其中概念建模用于统一的数据资源规划、定义元数据和数据关系;数据建模用于构建统一的业务表目录体系,并进行数据映射,生成实体数据库表;流程建模用于用户自由定制业务流程;组织建模可构建多种组织形态,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支持多粒度的权限划分,实现功能或数据的权限分配;界面建模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

    按照基层单位的项目管理办法和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等管理办法,采用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包含的主要业务内容、涉及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设计了基于SOA的四层体系架构,分别是基础数据层、基础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和应用展示层(图 4)。

    图  4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Figure  4.  The architecture of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该体系架构以J2EE应用服务器为基础运行环境,采用大量的业界标准为基础和规范,运用Web、SOA、Ajax、本体、工作流等一系列基础技术,形成项目管理业务描述、建模、部署、运行及维护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开发性、标准化和可扩展性,可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数据挖掘提取和决策分析奠定基础。

    系统架构具有统一、标准、开放的特点, 支持业务系统的集成,确保各部门信息的动态关联与同步更新,可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相关信息的协同、共享与集成。

    (1)采用业务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

    业务模型驱动(Business Model Driven, BMD)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软件架构和运行模式,以业务和管理为导向,基于业务模型来构建管理软件,保证管理软件在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全面、正确和迅速地实现管理和业务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用业务建模工具开发管理软件、用业务支撑平台运行管理软件。

    业务模型驱动体现了以业务模型资源为中心的思想,在BMD模式下,用户以业务模型应用资源为主要的目标对象,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构造、发布、集成、维护和管理。BMD的关键不是自动生成代码,而是跨越代码和平台来解释企业业务。因此,在企业业务模型设计完成后,用户可以自动获得C/S、多层体系、B/S等多种运行方式的业务软件。

    项目管理系统采用BMD模式进行开发,可降低系统开发的复杂度,加快开发进度,全面提升设计、开发和运维质量,可快速搭建系统业务功能。

    (2)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体系

    系统提供完整、灵活、严密的组织机构管理和权限控制体系,并且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安全机制;构建了完整的组织机构模型,支持层级式组织机构、工作组模型、代理和委托,提供图形化组织机构设计界面,可实现安全、准确、简便的授权操作。

    采用基于角色的授权方式可实现用户和权限的分离,实现组织管理和权限与业务模型的紧密结合,降低了授权的复杂度和管理难度,一个角色可对应一组权限,同时,角色间可以继承,即一个人可以有若干角色,一个角色是若干功能的集合,一个角色有若干权限。

    (3)组件化技术

    采用Web组件化体系,结合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设计工具,通过多样的布局模式、丰富的界面组件、强大的页面向导,可以高效开发出任何复杂的业务应用界面。快速开发平台提供了开放的组件注册机制,可实现任意扩展。采用感知组件体系,通过数据和展现分离,简化并规范了业务表单的设计。采用Bootstrap和XPage相结合的前段页面框架,可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行。

    系统功能已基本覆盖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组织机构及权限管理、文档管理、项目信息管理、立项管理、实施方案管理、外协管理、会议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资料归档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实现了地质调查项目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各部门、级别、权限的用户可方便灵活地实现项目相关业务的在线办理,为项目组织中各个管理层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1)实施方案评审审批

    按照实施方案评审和报出流程,设计实现了实施方案信息填报、评审、报出和批复信息导入等节点(图 5)。为了对实施方案中的人月安排和预算信息进行审核,在流程中增加了人事和财务审核节点,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确保报出方案的质量。该流程执行结束时,将形成子项目列表、年度委托业务表、年度会议表、年度经费表等,便于后续业务的实施。只有完成实施方案评审审批阶段工作,才可开展后续业务的办理。系统支持对所有类型项目实施方案或设计的在线填报、审批和报出操作。

    图  5  实施方案审批状态
    Figure  5.  The design of approval state of project

    该功能模块不仅实现了实施方案的在线审批,而且实现了人月数、预算、设计文档等信息的高效管理,为项目管理后续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减少了项目组的重复填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会议签报审批

    按照会议审批流程,以年度会议计划为基础,实现了会议签报的在线审批办理。系统支持会议签报相关材料的上传、在线编辑、下载等操作,支持以PDF和DOC格式导出会议签报审批表,支持签报办理情况的跟踪和总体执行情况实时查看(图 6),使得会议签报审批更为规范、便捷和透明。

    图  6  会议签报办理情况跟踪
    Figure  6.  The status tracing of meeting sign

    (3)劳务费发放管理

    实现了劳务费发放的在线审批、查询、统计、报表导出等功能。用户(经办人)通过选取所属项目后可启动审批流程,完整填写劳务费类别、事由及发放人员信息后才可流转审批,经费来源不同,审批流向不同。人员信息可通过劳务费发放人员库进行选取,也可手动输入。按照劳务费发放相关管理办法,系统可对禁止发放的人员进行自动过滤。

    支持审批状态的实时跟踪,查询,按项目、部门、人员、日期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并以报表导出,满足财务部门报税需求(图 7),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  7  劳务费发放审批信息录入界面(a)和劳务费发放审批表(b)
    Figure  7.  The interface of information input and approval forservice charge (a)and the approval form of service charge(b)

    (4)文档管理

    实现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类附件材料的分类、统一存储管理(图 8),支持项目资料的业务关联、上传下载、编辑留痕、历史版本、全文检索、目录分类、操作授权、模糊查询等,文档管理可采用独立的文档管理服务器管理,支持分布式、集群部署。

    图  8  文档中心管理界面
    Figure  8.  Document center

    文档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了查找和使用项目资料的窗口,用户可方便快捷地查看文档名称、类型、大小、创建者、时间等概要信息,保证了文档的安全和高效管理,提高了资料的共享应用水平,有效解决了纸质文档管理的不足,为地质知识管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的全业务、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为目标,针对各管理部门的具体应用需求,对项目管理进行模块化划分和流程设计,基于工作流技术和快速开发平台,有效地实现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大幅提高了开发效率、减少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

    本文设计了面向服务、开放的架构体系,基于快速开发平台开发了多层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主要业务,主要包括项目信息管理、立项管理、设计管理、委托业务管理、会议管理、合同管理、成果管理、资料归档管理等,全面实现了地质调查项目的全过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地支撑了相关单位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可为项目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该系统的上线运行,为相关单位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图  1   研究区地质简图

    Pt3M—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变质岩系;γπ—花岗斑岩;Sxηγ—志留纪二长花岗岩;K1g—早白垩世高坞组;K1xs—早白垩世西山头组;K1gt—早白垩世馆头组;K1ch—早白垩世朝川组

    Figure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study area

    图  2   庆元地区左溪镇—大均镇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路线地质剖面

    J1m—毛弄组;K1d—大爽组;1—流纹质沉凝灰岩;2—流纹质晶屑凝灰岩;3—凝灰质含砾砂岩;4—流纹质熔结凝灰岩;5—英安岩;6—火山喷发不整合面

    Figure  2.   Route geological profile of Mesozoic volcanic strata in Zuoxi-Dajun zone of Qingyuan

    图  3   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显微照片

    a、b—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c、d—英安岩。Qz—石英;Af—碱性长石;Pl—斜长石

    Figure  3.   Microphotographs of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Qingyuan

    图  4   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部分锆石CL图像、测点位置和测年结果

    Figure  4.   CL images, site of analyzed point and ages of the selected zircons from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Qingyuan

    图  5   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锆石U-Pb谐和图

    Figure  5.   LA-ICP-MS U-Pb concordia diagrams of zircons from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 Qingyuan

    表  1   浙江庆元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Th-Pb测试数据

    Table  1   LA-ICP-MS zircon U-Th-Pb dating data of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from Qingyuan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分析点号 Pb Th U Th/U 207Pb/206Pb 207Pb/235U 206Pb/238U 207Pb/206Pb 207Pb/235U 206Pb/238U 谐和度
    /%
    /10-6 比值 比值 比值 年龄/Ma 年龄/Ma 年龄/Ma
    样品 流纹英安岩(1409QY-13)
    1 38.42 768 1079 0.05 0.05 0.0027 0.19 0.0082 0.03 0.0008 150 127.8 178 6.9 173 4.8 97
    2 182.71 190 542 0.96 0.12 0.0044 4.62 0.1749 0.28 0.0080 1910 66.8 1752 31.6 1614 40.2 91
    3 129.13 589 499 0.22 0.08 0.0032 1.94 0.0785 0.18 0.0051 1098 89.8 1094 27.2 1087 27.8 99
    4 49.46 548 882 0.09 0.06 0.0024 0.36 0.0147 0.05 0.0012 483 96.3 309 11.0 286 7.6 92
    5 14.63 315 412 0.05 0.05 0.0027 0.19 0.0102 0.03 0.0008 217 122.2 180 8.7 176 5.0 98
    6 156.57 190 478 0.82 0.11 0.0039 4.10 0.1456 0.26 0.0073 1825 63.1 1655 29.0 1515 37.3 91
    7 27.96 442 837 0.06 0.05 0.0024 0.19 0.0089 0.03 0.0008 283 107.4 181 7.5 173 4.8 95
    8 107.13 96 325 1.12 0.11 0.0042 4.30 0.1587 0.27 0.0076 1850 66.7 1693 30.4 1561 38.3 91
    9 15.58 283 473 0.05 0.05 0.0026 0.18 0.0090 0.03 0.0007 128 125.9 165 7.8 168 4.6 98
    10 37.07 538 1157 0.07 0.05 0.0023 0.18 0.0076 0.03 0.0007 165 139.8 172 6.6 172 4.7 99
    11 137.05 80 348 1.71 0.13 0.0046 5.94 0.2034 0.32 0.0087 2131 60.7 1968 29.8 1805 42.3 91
    12 31.82 494 980 0.06 0.05 0.0024 0.19 0.0090 0.03 0.0007 272 107.4 180 7.6 172 4.7 95
    13 179.70 263 474 0.68 0.12 0.0042 4.87 0.1704 0.30 0.0080 1913 64.0 1797 29.5 1686 39.9 93
    14 23.35 180 542 0.13 0.05 0.0022 0.24 0.0106 0.04 0.0010 35 107.4 219 8.7 236 6.3 92
    15 37.32 116 1281 0.32 0.05 0.0024 0.20 0.0086 0.03 0.0008 283 105.5 185 7.2 178 4.9 95
    16 12.81 33 152 0.39 0.05 0.0028 0.55 0.0272 0.08 0.0022 302 122.2 444 17.8 473 13.0 93
    17 19.35 182 628 0.11 0.05 0.0026 0.19 0.0096 0.03 0.0008 209 118.5 178 8.2 175 4.8 98
    18 19.08 131 427 0.15 0.05 0.0028 0.28 0.0141 0.04 0.0011 239 128.7 247 11.2 241 6.8 97
    19 64.14 1295 1873 0.05 0.05 0.0020 0.19 0.0074 0.03 0.0007 220 99.1 178 6.3 174 4.6 97
    20 35.06 717 998 0.05 0.05 0.0021 0.19 0.0078 0.03 0.0008 120 101.8 173 6.7 177 4.7 98
    21 23.22 429 839 0.05 0.05 0.0019 0.19 0.0071 0.03 0.0003 154 90.7 175 6.1 177 1.9 98
    22 25.96 965 820 0.03 0.05 0.0018 0.19 0.0067 0.03 0.0003 187 113.9 177 5.7 176 1.8 99
    23 35.41 952 1199 0.04 0.06 0.0019 0.21 0.0075 0.03 0.0006 417 75.0 196 6.3 179 3.8 91
    24 32.39 906 1121 0.04 0.05 0.0023 0.19 0.0085 0.03 0.0003 254 103.7 180 7.2 175 1.6 97
    25 34.85 911 1216 0.04 0.05 0.0018 0.20 0.0074 0.03 0.0003 239 81.5 181 6.2 176 1.7 97
    26 6.60 202 227 0.03 0.05 0.0039 0.20 0.0133 0.03 0.0005 387 161.1 188 11.2 176 3.4 93
    27 27.07 631 942 0.04 0.05 0.0022 0.20 0.0086 0.03 0.0004 257 93.5 185 7.3 180 2.2 96
    28 24.34 626 839 0.04 0.05 0.0031 0.18 0.0114 0.03 0.0004 80 153.7 170 9.8 177 2.3 95
    29 34.87 823 1172 0.04 0.06 0.0030 0.22 0.0121 0.03 0.0005 506 116.7 204 10.0 179 3.2 86
    30 23.81 510 863 0.05 0.05 0.0019 0.19 0.0076 0.03 0.0004 191 87.0 175 6.5 174 2.6 99
    样品 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1311ZX1-3)
    4 13.07 515 410 1.25 0.05 0.0048 0.19 0.0163 0.03 0.0008 324 205.5 173 14.0 163 5.2 94
    7 7.16 171 245 0.70 0.06 0.0056 0.22 0.0207 0.03 0.0007 632 200.0 206 17.2 169 4.6 80
    9 12.54 387 413 0.94 0.05 0.0041 0.19 0.0146 0.03 0.0007 328 177.8 178 12.4 170 4.6 95
    10 9.65 223 344 0.65 0.06 0.0043 0.21 0.0156 0.03 0.0006 611 155.5 194 13.1 163 3.9 82
    11 9.56 334 317 1.05 0.05 0.0070 0.17 0.0253 0.02 0.0006 106 311.1 158 22.0 159 3.5 99
    13 13.21 393 494 0.79 0.04 0.0051 0.14 0.0157 0.02 0.0007 324 224.3 135 14.0 152 4.4 87
    15 13.47 425 427 1.00 0.06 0.0041 0.22 0.0140 0.03 0.0006 650 144.4 201 11.7 166 3.5 80
    18 7.82 293 246 1.19 0.05 0.0055 0.18 0.0173 0.03 0.0006 302 242.6 170 14.9 165 3.9 97
    19 12.55 288 426 0.68 0.05 0.0029 0.20 0.0116 0.03 0.0004 346 130.5 186 9.8 172 2.7 92
    20 12.95 471 412 1.14 0.05 0.0047 0.18 0.0143 0.03 0.0006 243 212.9 168 12.3 169 3.8 99
    下载: 导出CSV
  • 陆志刚, 陶奎元, 谢家莹, 等.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地质与矿产[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11-237.
    陶奎元, 高天钧, 陆志刚, 等.东南沿海火山岩基底构造及火山-侵入作用与成矿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14-57.
    谢家莹, 陶奎元, 尹家衡, 等.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地质及火山-侵入杂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7-69.
    邢光福, 陶奎元, 杨祝良, 等.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成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9, 18(3):189-19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YDH903.010.htm
    许美辉.福建省永定地区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J].福建地质, 1992, 11(2):115-1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JDZ199202005.htm
    周金城, 蒋少涌, 王孝磊, 等.华南中侏罗世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福建藩坑组玄武岩为例[J].中国科学(D辑), 2005, 35(10):927-936. doi: 10.3969/j.issn.1674-7240.2005.10.003
    陈培荣, 章邦桐, 孔兴功, 等.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 1998, 14(3):289-29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803.002.htm
    陈培荣, 孔兴功, 王银喜, 等.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Rb-Sr同位素定年及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 1999, 5(4):378-38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DX199904002.htm
    冀春雨, 巫建华.江西南部余田群长英质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2):1674-350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DZ201002006.htm
    项媛馨, 巫建华.赣南龙南地区余田群玄武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 2012, 31(5):716-725.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20508&journal_id=gbc
    陈荣, 邢光福, 杨祝良, 等.浙东南英安质火山岩早侏罗世SHRIMP年龄的首获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 2007, 53(1):31-3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0701004.htm
    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
    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段政, 邢光福, 余明刚, 等.浙闽边界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时序与过程分析[J].地质论评, 2013, 59(3):444-46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1303007.htm
    段政. 浙闽相邻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时序与成因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3-31.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2501-1013233504.htm
    林敏.福建小溪组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及时代研究进展[J].地质与勘探, 2011, 47(4):555-56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KT201104004.htm
    林敏. 福建镇前地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7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415-1014125483.htm
    崔玉荣, 谢智, 陈江峰, 等.浙东晚中生代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 2010, 16(2):198-21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DX201002007.htm
    宋彪, 张玉海, 万渝生, 等.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试及有关现象讨论[J].地质论评, 2002, 48(增刊):26-3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02S1006.htm
    宋彪.用SHRIMP测定锆石U-Pb年龄的工作方法[J].地质通报, 2015, 34(10):1777-1788.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5.10.002

    Liu Y S, Hu Z C, Gao S, et al. In situ analysi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of anhydrous minerals by LA-ICP-MS without applying an internal standard[J]. Chemical Geology, 2008, 257:34-43. doi: 10.1016/j.chemgeo.2008.08.004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等. 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J].矿床地质, 2009, 28(4):481-29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1205011.htm

    Liu L, Xu X H, Zou H B. Episodic eruptions of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ic sequences in southeastern Zhejiang, SE China: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s of paleo-Pacific subduction[J]. Lithos, 2002, 154:166-180.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4493712002769

    李亚楠, 邢光福, 邢新龙, 等.闽北地区中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 2015, 12(34):2227-2235.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51209&journal_id=gbc
    邢光福, 杨祝良, 毛建仁, 等.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 2002, 21(7):384-391.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0207100&journal_id=gbc
    邢光福, 卢清地, 陈荣, 等.东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结束时限研究:兼与华北燕山地区对比[J].地质学报, 2008, 82(4):451-46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0804003.htm
    舒良树, 周新民.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J].地质论评, 2002, 48(3):249-2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0203004.htm
    徐夕生, 谢昕.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与壳幔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 2005, 11(3):318-334.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KD200510001062.htm
    谢昕, 徐夕生, 邹海波.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序幕:J2早期玄武岩[J].中国科学(D辑), 2005, 35(7):587-60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0507000.htm
    余心起, 吴淦国, 张达.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作用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5(10):1167-1174. doi: 10.3321/j.issn:1002-008X.2005.10.003
    刘潜, 于津海, 苏斌, 等.福建锦城187Ma花岗岩的发现——对华南沿海早侏罗世构造演化的制约[J].岩石学报, 2011, 27(12):3575-358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1112007.htm
    陈培荣, 孔兴功, 倪琦生, 等.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J].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734-74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1999S1105.htm
    陈培荣, 华仁民, 张邦桐, 等.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J].中国科学(D辑). 2002, 32(4):279-28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0204002.htm
    李青龙, 巫建华.赣南-粤北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724-73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1999S1104.htm
    贺振宁, 徐夕生, 陈荣, 等.赣南中侏罗世正长岩-辉长岩的起源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 2007, 23(6):1457-146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706020.htm
    贺振宁, 徐夕生, 王孝磊, 等.赣南橄榄安粗质火山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 2008, 24(11):2524-253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811008.htm
    郭春丽, 毛景文, 陈毓川.赣南营前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 2010, 26(3):919-93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1003022.htm
    程顺波, 付建明, 马丽艳, 等.南岭地区早侏罗世成矿作用——来自粤北大顶铁锡矿床LA-ICP-MS和Ar-Ar年代学证据: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地质学报, 2016, 90(1):163-17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601011.htm

    Zhou J C, Jiang S Y, Wang X L, et al. Re-Os isochorn age of Fangkeng basalts from Fujian of SE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Geochemical Journal, 2005, 39:497-502. doi: 10.2343/geochemj.39.497

    Li X H, Chen Z, Liu D Y, et al. Jurassic gabbro-granite-syenite suites from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SE China:Age, Origin,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3, 45:898-921. doi: 10.2747/0020-6814.45.10.898

    He Z Y, Xu X S, Niu Y L.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a Mesozoic granite-syenite-gabbro association from inland South China[J]. Lithos, 2010, 119:621-641. doi: 10.1016/j.lithos.2010.08.016

    邢光福, 杨祝良, 孙强辉, 等.广东梅州早侏罗世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20(3):172-17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YDH200103004.htm
    余心起, 狄永军, 吴淦国, 等.粤北存在早侏罗世的岩浆活动——来自霞岚杂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 2009, 39(6):681-69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0906001.htm
    余心起, 吴淦国, 狄永军, 等.赣南东坑盆地早侏罗世侵入岩的锆石SHRIMP测年-兼论赣南粤北地区成岩后后期构造热事件[J].中国科学, 2010, 26(12):3469-348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1012004.htm
    马晓雄, 董传万, 唐立梅, 等.华南沿海地区中生代岩石圈伸展的岩石学制约:琼粤闽浙镁铁质岩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 40(6):683-69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ZDX201306016.htm
    张岳桥, 徐先兵, 贾东等.华南早中生代从印支期碰撞构造体系向燕山期俯冲构造体系转换的形变记录[J].地学前缘, 2009, 16(1):234-24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200901033.htm
    张岳桥, 董树文, 李献华, 等.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J].地球学报, 2012, 48(3):249-2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1203001.htm
    徐先兵, 张岳桥, 贾东, 等.华南早中生代大地构造过程[J].中国地质, 2009, 36(3):573-59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200903009.htm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1: 25万周宁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7.
图(5)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55
  • HTML全文浏览量:  277
  • PDF下载量:  26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5-26
  • 修回日期:  2017-02-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15
  • 刊出日期:  2017-08-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