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

李俊建, 赵泽霖, 党智财, 戴桐模, 王守光, 付超, 赵丽君

李俊建, 赵泽霖, 党智财, 戴桐模, 王守光, 付超, 赵丽君. 2016: 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 地质通报, 35(4): 537-541.
引用本文: 李俊建, 赵泽霖, 党智财, 戴桐模, 王守光, 付超, 赵丽君. 2016: 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 地质通报, 35(4): 537-541.
LI Junjian, ZHAO Zelin, DANG Zhicai, DAI Tongmo, WANG Shouguang, FU Chao, ZHAO Lijun. 2016: Metallogenic epoch of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in Dong Ujim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35(4): 537-541.
Citation: LI Junjian, ZHAO Zelin, DANG Zhicai, DAI Tongmo, WANG Shouguang, FU Chao, ZHAO Lijun. 2016: Metallogenic epoch of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in Dong Ujim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35(4): 537-541.

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056151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081106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112033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1400120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0781028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1085488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006000150015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0811010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12DFB2022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俊建(1962-),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成矿学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E-mail:junjianl@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618.41

Metallogenic epoch of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in Dong Ujim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 摘要:

    奥尤特铜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乌旗地区,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一套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含砾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含矿石英脉,进行了石英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87.11±3.50Ma。

    Abstract: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located in Dong Ujimqin Banner of eastern Inner Mongolia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depos-its along the Erlian-Dong Ujimqin Banner metallogenic belt. The deposit lies in a suite of Jurassic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s and sub-volcanic rocks. The country rock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volcanic breccia, conglomeratic ignimbrite, rhyolite and rhyolite por-phyry. Choosing the ore-bearing quartz vein which is closest to the mineralization in the deposit, the authors performed dating with the quartz 40Ar/39A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logenic epoch of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is 187.11±3.50Ma.

  • 黄金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贵金属,是美好和富有的象征,一直受到人类的喜爱。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世界闻名的黄金产区,也是全球金矿床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胶东金矿的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唐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胶东金矿的勘查一直非常重视,部署了大量地质工作。胶东地区也不负众望,不断涌现新的找矿突破,由建国初期的仅20余吨金资源量,到现今金资源总量超过5000 t,成为世界第三大金成矿区。目前,中国的黄金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胶东的三山岛、焦家、玲珑和新城4座矿山建国以来累计生产黄金均超过100 t,胶东为中国的黄金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胶东屡现金矿找矿奇迹,产生了找矿勘查的多项第一。1965年,首次在胶东三山岛断裂的破碎蚀变带中发现了金矿体;1966年,在焦家断裂带中发现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并肯定了其工业价值。1969年完成的三山岛金矿区勘探,提交金资源量63.56 t,是中国探明的第一个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其后于1972年完成了焦家金矿床勘探,提交金资源量70余吨。1977年,全国第二次金矿地质工作会议以纪要形式,将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简称焦家式金矿)确定为中国新发现的金矿床类型。焦家式金矿的发现,突破了当时地学界“大断裂只导矿不贮矿”的传统认识,指导地质人员将找矿方向由以往的石英脉型金矿转向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陆续发现和探明了新城、河西、河东、新立、仓上、大尹格庄、台上等大型金矿床,奠定了胶东作为中国第一黄金基地的地位,推动了中国黄金产业的发展。1985年,《焦家式新类型金矿的发现及其突出的找矿效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图片1),焦家式金矿成矿和找矿理论为中国的金矿勘查提供了重要指导。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地下浅表部金矿资源严重枯竭,地质人员在胶东地区开展了深部找矿探索。于2006年首先探明了莱州寺庄深部特大型金矿床,实现了“攻深找盲”的率先突破;2008年,完成了莱州焦家深部金矿详查,提交金资源量105 t,是胶东地区第一个一次性提交详查资源量超过百吨的金矿床;其后,胶东地区陆续探明了10余个资源量超过100 t的超大型金矿床,尤其是探明了三山岛北部海域、西岭、纱岭3个资源量均超过300 t的金矿床。2014年,在莱州湾东侧的浅海海域探明的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勘探资源量470余吨,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海域金矿。随着深部找矿的持续推进,胶东地区的勘查和钻探深度不断刷新纪录。目前,已施工1500~3000 m深度的钻孔300余个,其中,三山岛、焦家、水旺庄、大尹格庄等矿区控制矿体的深度均已超过2000 m,是国内平均勘查深度最大的金矿区;已施工超过3000 m深度的钻孔3个,在莱州三山岛金矿深部(西岭矿区)施工的4006.17 m深孔被誉为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在焦家断裂带深部施工的3266.06 m深度的钻孔是该成矿带见矿深度最深的钻孔。2011年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胶东作为全国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深部找矿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10年新增深部金资源量约2958 t,新增资源量约占全国同期的40%,超过了胶东历史上累计探明金资源量的总和,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成矿带的金资源量均已超过千吨。深部找矿的过程也是找矿理论认识和找矿方法不断提升的过程,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阶梯成矿模式、阶梯找矿方法、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深孔和海域钻探方法等在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发现,三山岛和焦家地区的多个原来认为独立的金矿床在深部合为一体,实际上是2个资源量均超过千吨的超巨型金矿床。2014年,《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5月3日,原国土资源部专门举行胶东地区深部金矿找矿成果新闻发布会指出:“胶东地区金矿深部勘查重大突破具有世界级影响”。

    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为胶东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机遇。本专辑撷取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有关人员在胶东深部找矿中开展的部分工作和取得的部分成果予以展示,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内容: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基于三维模型对深部矿床空间分布和成矿规律的新认识,稳定同位素、矿石微量元素和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及对金成矿的指示,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及成因解释,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在胶东深部找矿中的作用。期望本专辑阐述的成果能为深化胶东金成矿的认识及指导进一步找矿提供启发和帮助,也期望中国其他地区的深部找矿和相关研究能从中得到有益借鉴。

    胶东地区金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地勘队伍、科研院所和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无疑是胶东金矿找矿的突出贡献者,该队探获了胶东50%以上金资源量,发现并建立了焦家式金矿矿床式,创新了金矿成矿理论,提出了金矿找矿新方法,也因其突出的找矿贡献获得了崇高的荣誉:1992年10月19日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表彰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的决定》(国发〔1992〕59号),授予六队“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图片2),于1992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大会,并授予奖旗;2009年9月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原国土资源部转呈的山东地矿六队胶东找矿成果汇报材料上亲笔批示“请国土资源部转告六队职工:祝贺他们在金矿勘探中取得的重大发现,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

    2022年是山东地矿六队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30周年,谨以此专辑纪念这一光荣的时刻,并向为胶东地区金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做出贡献的所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致谢: 野外工作期间得到东乌旗国土资源局米玉海副局长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桑海清研究员对石英40Ar/39Ar定年数据处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沈保丰研究员审阅了全文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 图  1   内蒙古奥尤特铜矿区地质图

    J—侏罗纪火山岩;D3a2—安格尔音乌拉组第2 岩段粉砂岩、细砂岩;γ52(1) —燕山早期中细粒花岗岩;λп—流纹岩;q(DD53-2)—含矿石英脉(取样编号);δ—闪长岩

    Figure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Aoyoute copper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

    图  2   石英40Ar/39Ar法坪年龄谱线

    a—坪年龄谱线;b—等时线年龄谱线

    Figure  2.   40Ar/39Ar age spectra of the DD53-2TW1 quartz

    表  1   DD53-2石英的40Ar-39Ar法实验数据

    Table  1   Argon isotopic data for DD53-2 quartz

    加热阶段加热温度/℃40Ar/36Ar39Ar/36Ar37Ar/39Ar(40Ar/39Ark)39Ark/10-12mol40Ar/40Ar/%39Ar/%视年龄(t±1σ)/Ma
    1500594.089327.5157580.1470710.85160.03750.243.84201.45±23.24
    2700675.274238.3571960.173449.90100.07856.218.04184.68±11.64
    3800634.937733.9738200.109669.99120.22153.4422.64186.27±4.37
    4900787.580048.4560010.0759410.15520.29862.4530.54189.18±3.49
    510004326.5007403.4505920.176559.99130.23193.0923.64186.28±4.66
    611004595.6454433.9899410.285929.90840.10093.4910.27184.81±12.02
    71300760.422046.4388512.0422610.01150.01061.111.03186.63±124.73
      注:由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测试中心戴桐模测试;J=0.010863
    下载: 导出CSV
  • 潘桂堂, 肖庆辉, 陆松年, 等.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中国地质, 2009, 36(1):1-28.
    李俊建, 韩九曦, 唐文龙, 等. 蒙古地质矿产概况[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273.
    徐志刚, 陈毓川, 王登红, 等.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1-11.
    李俊建, 张峰, 任军平, 等. 中蒙边界地区构造单元划分[J]. 地质通报, 2015, 34(4):636-662.
    王建平. 内蒙古东乌旗铜、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类型分析[J]. 矿产与地质, 2003, 17(2):232-235.
    金岩, 刘玉堂, 谢玉玲. 内蒙东乌旗地区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的关系[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5, 1:8-12.
    桑海清, 王松山, 胡世铃, 等. 石英40Ar/39Ar定年方法及Ar同位素质谱分析[J]. 质谱学报, 1994, 15(2):17-27.
    Lanphere M A, Dalrympie C B. Identification of excess 40Ar by 39Ar age spectrum technique[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76, 32:141-148.

    Lanphere M A, Dalrympie C B. Identification of excess 40Ar by 39Ar age spectrum technique[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76, 32:141-148.

    秦克章, 李惠民, 李伟实, 等.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J]. 地质论评, 1999, 45(2):180-185.
    王登红, 陈郑辉, 陈毓川, 等.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J]. 地质学报, 2010, 84(7):1030-1040.
    施璐, 郑常青, 姚文贵, 等. 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蛤蟆沟林场A型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研究[J]. 地质学报, 2013, 87(9):1264-1276.
    邵积东, 陶继雄, 李四娃, 等. 大兴安岭成矿带找矿工作新进展[J]. 地质通报, 2009, 28(7):955-962.
    李俊建, 张连营, 刘晓阳, 等.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铜矿找矿方向研究报告. 2005.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奥尤特乌拉铜多金属矿地质报告. 2008.
    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矿产部分)(L-50-XX1 东乌珠穆沁旗幅)
    李俊建, 唐文龙, 付超, 等. 中蒙边界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报告. 2015.
图(2)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15
  • HTML全文浏览量:  320
  • PDF下载量:  26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0-22
  • 修回日期:  2016-03-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16
  • 刊出日期:  2016-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