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侧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地貌标志及断裂活动速率

吴中海,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刘琦胜, 尹功明

吴中海,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刘琦胜, 尹功明. 2005: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侧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地貌标志及断裂活动速率. 地质通报, 24(1): 48-57.
引用本文: 吴中海,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刘琦胜, 尹功明. 2005: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侧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地貌标志及断裂活动速率. 地质通报, 24(1): 48-57.
WU Zhonghai, WU Zhenhan, HU Daogong, MA Zhibang, YE Peisheng, LIU Qisheng, YIN Gongming. 2005: Geomorphologic indicators and rates of late Quaternary normal faulting at the west side of the Wenquan graben,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4(1): 48-57.
Citation: WU Zhonghai, WU Zhenhan, HU Daogong, MA Zhibang, YE Peisheng, LIU Qisheng, YIN Gongming. 2005: Geomorphologic indicators and rates of late Quaternary normal faulting at the west side of the Wenquan graben,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4(1): 48-57.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侧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地貌标志及断裂活动速率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调查与地应力测量》(批准号1212010340302),《西藏1∶25万当雄幅区域地质调查》(批准号DKD9901001)成果。

Geomorphologic indicators and rates of late Quaternary normal faulting at the west side of the Wenquan graben,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 摘要: 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在晚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期活动。沿断层至少可以识别出高度分别为0.33~0.62m、4.3~5.2m、6.8~8.3m、10~11.8m、约16m、20-28m、45-50m和65-80m的8套断层崖或断层陡坎,以及与各级断层崖大致对应的河流阶地、洪积扇和泉华台地。地质地貌体的相对时代分析和泉华、河流沉积物中的砾石钙膜、钙质胶结物的U系、ESR测年结果表明,高45~50m、20-28m、约16m、10~11.8m、6.8~8.3m和4.3~5.2m的断层崖可能分别形成于约127kaBP、54kaBP、25kaBP、18kaBP、11kaBP和4kaBP以来或更早。综合分析断裂不同地点的断层崖的高度和时代发现,不同时期的断裂活动强度可能是不同的。其中在约127-25kaBP、25~4kaBP期间,断裂平均的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3-0.23mm/a、0.8-0.36mm/a,而约4~1.1kaBP期间的断层最大垂直活动速率可能达1.65mm/a。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86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07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修回日期:  2004-02-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