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意义

吴福元, 张兴洲, 马志红, 孙德有

吴福元, 张兴洲, 马志红, 孙德有. 2003: 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意义. 地质通报, 22(6): 391-396.
引用本文: 吴福元, 张兴洲, 马志红, 孙德有. 2003: 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意义. 地质通报, 22(6): 391-396.
WU Fuyuan, ZHANG Xingzhou, MA Zhihong, SUN Deyou. 2003: Piemontite-bearing chert in central Jilin:characterizations and implications.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2(6): 391-396.
Citation: WU Fuyuan, ZHANG Xingzhou, MA Zhihong, SUN Deyou. 2003: Piemontite-bearing chert in central Jilin:characterizations and implications.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2(6): 391-396.

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意义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中国大陆三维岩石圈结构”专项计划,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000018707)项目资助

Piemontite-bearing chert in central Jilin:characterizations and implications

  • 摘要: 吉林省中部磐石县境内烟筒山地区的红帘石硅质岩存在于古生代地层之中。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硅质岩具有较低的SiO2(80%左右)和较高的Al2O3(10%左右)。微量元素中V的含量也较低,稀土元素中不出现明显的Ce负异常,表明其形成于与陆源物质关系密切的大陆边缘环境。岩石的强烈变形和无层序特点暗示该区的古生代地层可能大多为构造混杂岩,不具备传统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意义。矿物温压计算结果显示,该硅质岩经历了约430℃、大于6.OGPa的中压相系变质作用。不存在其他高压变质作用矿物,可能反映了本区为兴蒙造山带中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地点所在,并推测其最后闭合的时间应在古生代末一中生代初期。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42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92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修回日期:  2003-02-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