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胡云绪, 曹宣铎

胡云绪, 曹宣铎. 2002: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地质通报, 21(8): 501-504.
引用本文: 胡云绪, 曹宣铎. 2002: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地质通报, 21(8): 501-504.
2002: The application of tectonic subsidence curves in the study of orogenic basins.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1(8): 501-504.
Citation: 2002: The application of tectonic subsidence curves in the study of orogenic basins.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1(8): 501-504.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2112)及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九五"地学前缘项目(9501126)资助.

The application of tectonic subsidence curves in the study of orogenic basins

  • 摘要: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44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6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修回日期:  2001-12-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