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和成因

孟庆任, 胡健民,

孟庆任, 胡健民, 等. 2002: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和成因. 地质通报, 21(4): 224-231.
引用本文: 孟庆任, 胡健民, 等. 2002: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和成因. 地质通报, 21(4): 224-231.
2002: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Late Mesozoic extensional basins in the China-Mongolia border region.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1(4): 224-231.
Citation: 2002: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Late Mesozoic extensional basins in the China-Mongolia border region.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1(4): 224-231.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和成因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l-07-3和KZCX2-104).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Late Mesozoic extensional basins in the China-Mongolia border region

  • 摘要: 中蒙边界地区在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发育一个广阔的伸展盆地体系,内部由许多不同规模的次级盆地所组成。盆地体系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普遍发育相互独立的次级盆地,而晚期阶段则发生以次级盆地侧向相互连接为特征。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进一步演化为大型次级盆地,形成盆地体系内的沉积和沉降中心,并在平面上呈条带状。与此同时,由于应力逐渐集中在大型次级盆地边界断层之上,处于应力影中的次级盆地停止发育。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盆地体系的形成与地壳浅部的伸展作用有关,动力学成因机制很可能与增厚岩石圈的重力垮塌有关。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修回日期:  2001-10-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