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
张德会, 周圣华, 万天丰, 席斌斌, 李建平
2007, 26(12): 1509-1518. DOI: 10.12097/gbc.200701201
摘要 PDF
天山成矿带境内外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中国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楚伊犁地区
王学求, Λ.А. Ярчева, 徐善法, 迟清华, Т.А.Волкова, Ж.Кушербаев, 刘大文, 聂兰仕, 张必敏, 孙彬彬, 申伍军
2007, 26(12): 1519-1530. DOI: 10.12097/gbc.200701202
摘要 PDF
确定岩性复杂区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的方法
郝立波, 李巍, 陆继龙
2007, 26(12): 1531-1535. DOI: 10.12097/gbc.200701203
摘要 PDF
黔东南锦屏金矿成矿模式的模拟实验
吴学益, 卢焕章, 王中刚, 陈文益, 朱笑青, 胡瑞忠
2007, 26(12): 1536-1548. DOI: 10.12097/gbc.200701204
摘要 PDF
中国云南易门式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韩润生, 邹海俊, 刘丛强, 马更生
2007, 26(12): 1549-1563. DOI: 10.12097/gbc.200701205
摘要 PDF
量热学和热动力学研究进展概况
陈家玮, 鲍征宇
2007, 26(12): 1564-1568. DOI: 10.12097/gbc.200701206
摘要 PDF
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与矿山采矿历史的地球化学非线性响应
谢淑云, 鲍征宇, 王秋潇, 董志成, 黄康俊, 柯贤忠
2007, 26(12): 1569-1573. DOI: 10.12097/gbc.200701207
摘要 PDF
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以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矿为例
聂兰仕, 程志中, 王学求, 魏华玲
2007, 26(12): 1574-1578. DOI: 10.12097/gbc.200701208
摘要 PDF
深穿透地球化学迁移机理与方法技术研究新进展
唐金荣, 吴传璧, 施俊法
2007, 26(12): 1579-1590. DOI: 10.12097/gbc.200701209
摘要 PDF
南岭地区几个与锡(钨)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岩浆演化
席斌斌, 张德会, 周利敏
2007, 26(12): 1591-1599. DOI: 10.12097/gbc.200701210
摘要 PDF
矿化系数等值线法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徐文喜, 张晖, 张德会
2007, 26(12): 1600-1604. DOI: 10.12097/gbc.200701211
摘要 PDF
地幔柱稀有气体同位素示踪研究的进展及其意义
李晓斌, 陶明信
2007, 26(12): 1605-1610. DOI: 10.12097/gbc.200701212
摘要 PDF
东昆仑万宝沟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白垩纪孢粉组合
郭宪璞, 王乃文, 丁孝忠, 王大宁, 赵民
2007, 26(12): 1611-1619. DOI: 10.12097/gbc.200701213
摘要 PDF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特征与古环境变化
赵志中, 乔彦松, 王书兵, 姚海涛, 王燕, 傅建利, 李朝柱, 刘宗秀, 蒋复初
2007, 26(12): 1620-1626. DOI: 10.12097/gbc.200701214
摘要 PDF
赤道东经90°海岭3.5Ma以来远洋记录反映的重大环境事件
魏华玲, 方念乔, 丁旋, 聂兰仕, 刘秀明
2007, 26(12): 1627-1632. DOI: 10.12097/gbc.200701215
摘要 PDF
青藏高原近25年来主要湖泊变迁的特征
邵兆刚, 朱大岗, 孟宪刚, 郑达兴, 乔子江, 杨朝斌, 韩建恩, 余?摇佳, 孟庆伟, 吕荣平
2007, 26(12): 1633-1645. DOI: 10.12097/gbc.200701216
摘要 PDF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黄小鹏, 李才, 翟庆国
2007, 26(12): 1646-1653. DOI: 10.12097/gbc.200701217
摘要 PDF
藏南洛扎地区基性岩墙群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童劲松, 刘俊, 钟华明, 夏军, 鲁如魁, 李运怀
2007, 26(12): 1654-1664. DOI: 10.12097/gbc.200701218
摘要 PDF
新疆阿图什地区木吉一带的火成碳酸岩——来自地质、地球化学分析的证据
任建德, 卢书炜, 裴中朝, 杨俊峰, 方怀宾, 李春艳, 晁红丽
2007, 26(12): 1665-1670. DOI: 10.12097/gbc.200701219
摘要 PDF
青藏高原西北缘中新世晚期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意义
黎敦朋, 赵越, 胡健民, 李怀坤, 李新林, 周小康, 杜少喜
2007, 26(12): 1671-1677. DOI: 10.12097/gbc.200701220
摘要 PDF
唐古拉山北坡中新世霓辉石正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及构造意义
祁生胜, 王毅智, 范桂兰, 刘生军, 陈健, 霍成胜, 祁兰英
2007, 26(12): 1678-1685. DOI: 10.12097/gbc.200701221
摘要 PDF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相振群, 陆松年, 李怀坤, 李惠民, 宋彪, 郑健康
2007, 26(12): 1686-1691. DOI: 10.12097/gbc.200701222
摘要 PDF
西藏羌南坳陷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刘建清, 杨平, 陈文斌, 陈文西, 付修根
2007, 26(12): 1692-1696. DOI: 10.12097/gbc.200701223
摘要 PDF
依据孢粉记录初探青海湟水流域二级阶地的成因
苗运法, 方小敏, 戴霜, 刘维明, 杨美临, 陈传飞
2007, 26(12): 1697-1702. DOI: 10.12097/gbc.200701224
摘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