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论文使用授权协议
  • 编委会
  • 过刊浏览
  • OA政策
  • 道德声明
  • 投稿指南
  • 在线订阅
  • 联系我们
  • 网络预出版
  • English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008次   下载 154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赵越,崔盛芹
赵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崔盛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郭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徐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是在三叠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株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株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株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株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在晚株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株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北京 西山 侏罗纪 大地构造演化 沉积盆地 充填 变形 盆地
DOI:
分类号:P544.4 P534.52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DKD2001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资助.
Evolution of a Jurassic basin of the Western Hills, Beijing, North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12545202  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58584206;010-58584208   电子邮箱:dzhtb@263.net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