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论文使用授权协议
  • 编委会
  • 过刊浏览
  • OA政策
  • 道德声明
  • 投稿指南
  • 在线订阅
  • 联系我们
  • 网络预出版
  • English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5574次   下载 1622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任纪舜,肖黎薇
任纪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肖黎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摘要: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地区大地构造的奥秘阿尔金山是昆仑、祁连-秦岭造山系的一部分;阿尔金断裂确是一条大型转换断层;木孜塔格-玛沁缝合带和金沙江缝合带均是华力西缝合带;松潘甘孜三叠系沉积盆地是劳亚大陆南部边缘的浊积岩盆地;冈底斯带曾经历了重要的印支造山运动;不存在从古生代延续到三叠纪的大洋盆地,即不存在所谓古特提斯或永久特提斯;古生代时期,在青藏高原地区亦不存在具古生物、古地理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当时,包括中朝、扬子、塔里木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均位于古亚洲洋主洋盆--中亚-蒙古带之南,属冈瓦纳大陆结构复杂的北部边缘;雅鲁藏布江和班公湖-怒江带是特提斯洋中的孪生姊妹,它们均是从三叠纪起就发展成大洋裂谷带的;以雅鲁藏布江带为主洋盆带的特提斯洋,从三叠纪晚期开始消减,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3个阶段脉动式板块汇聚造山过程.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特提斯  古特提斯  大地构造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DOI:
分类号:P62;P54
基金项目:
Lifting the mysterious veil of the tectonic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1:250000 geological mapping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12545135  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58584206;010-58584208   电子邮箱:dzhtb@263.net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