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论文使用授权协议
  • 编委会
  • 过刊浏览
  • OA政策
  • 道德声明
  • 投稿指南
  • 在线订阅
  • 联系我们
  • 网络预出版
  • English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718次   下载 215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西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主要地质特征
裴先治,张国伟
裴先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长安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张国伟(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赖绍聪(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李勇(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长安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陈亮(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高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
西秦岭勉略构造带现今呈近东西-北西西向民菜布,是以自北而南多层次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为骨架的向南突出的巨型复合断裂弧形构造带。该带原为西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古缝合带,发育有俯冲和碰撞两期变形构造,以主造山碰撞晚期的自北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为显著特征。初步确定发育OIB以及N-MORB和E-MORB型玄武岩,代表了洋人舅发育的物质记录。根据已有的年代学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结果,认为于泥盆纪晚期-早石炭世(D3-C1)沿勉略带发育有以蛇绿岩、洋岛玄武岩为代表的有限洋盆。在勉略带扩张打开形成有限洋盆与消减俯冲过程中,南侧发育有被动陆缘盆地沉积体系,北侧发育有深水下裂陷盆地和活动陆缘盆地沉积体系。进而确定勉略带是一条重要的东古特 提斯北侧分支洋盆俯冲消减碰撞缝合带和中国大陆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的主要结合带之一。
关键词:  秦岭 勉略构造带 古缝合带 东古特提斯 年代学 蛇绿岩 古生物化石
DOI:
分类号:P54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73208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154)和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科技项目(20010201)资助.
Main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ianlue tectonic belt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West Qinling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12545105  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58584206;010-58584208   电子邮箱:dzhtb@263.net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